中国大陆通胀形势恶化 * 阿波罗新闻网
新闻 > 中国经济 > 正文
中国大陆通胀形势恶化
官方承认通胀目标难达到 大摩估5月CPI8%


中国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许宪春周三(28日)在上海表示,四川地震对国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有较大压力,中国全年CPI完成4.8%目标压力非常大。

  这是中国官方首次开口承认,今年将通胀控制在4.8%的目标很难实现,也预示着,政府可能将加大从紧调控的力度。中共政府一直将控制通胀作为首要的经济任务,但1-4月CPI一直远高于4.8%运行,加上雪灾、四川地震的影响,更是让控制通胀的难度加大。

  通胀是中国经济首要任务

  路透社报道,中国经济目前面对的最大难题就是通胀问题,政府此前表示,希望将今年的物价涨幅控制在4.8%左右,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就表示,汶川地震给整体经济运行增加了新的不确定因素,但不会改变经济发展基本面,中国经济当前的突出矛盾主要是价格上涨压力仍然存在,部分地区煤电油供应较紧。

  最新数据显示,中国4月CPI同比上涨8.5%,较上月8.3%小幅反弹,但自2月时触及的近12年峰值8.7%有所回落。其中食品价格上涨22.1%,非食品价格上涨1.8%。1-4月CPI则同比上涨8.2%。

  位于中国西南部的四川省汶川县5月12日下午发生里氏8级强烈地震,为中国1949年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

  地震对通胀影响有分歧

  在许宪春讲话的前些时候,中国商务部部长陈德铭上周四曾称,四川地震不会对中国通胀产生较大影响,“此次地震发生在川北,川北的商品率比较低,对整体影响不大。目前中国的粮、油、肉都有充足的库存。我们预计今年夏季粮油会有比较好的收成,生猪生产正在全国范围内恢复。”

  另外,经济专家们也普遍预测地震对中国通胀的影响不大。摩根史坦利28日发表报告指出,四川省大地震不会改变中国通胀减缓趋势,预料今年5月份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升幅将减缓至7.6%至8%。摩根大通亚洲首席经济师龚方雄此前也预测,5月的CPI应该是8%左右。他还指出,地震灾害对于通货膨胀的影响也就仅5月份一个月而已,下半年通货膨胀应该会逐渐下滑,回到6%以下。

  业内普遍的声音都是地震对通胀影响甚微,不过穆迪的一位经济专家ShermanChan还是表示,地震引发的农业生产损失可能会将通货膨胀率推至12年来高点附近,未来两三个月中国的CPI可能会加速升至9%。
 
******************************
 
传越南禁止煤炭边贸 南方电荒雪上加霜



《西贡时报》报道,越南政府决定6月必须叫停通过小规模边境贸易出口煤炭。并且,越南最大的煤炭生产企业越南国家煤炭矿业工业集团,以及广宁省官员也向当地媒体表示,越南政府将从6月1日起取消越中边境广宁省万家口岸的煤炭边境贸易。

  路透社分析,包括中国制造业基地广东省在内的南方地区部分依赖于外国进口煤炭,因运输瓶颈使煤炭难以从北方运来,且成本很高。如果越南禁止煤炭边贸,将使得正在已遭遇煤炭短缺的中国南方地区雪上加霜,因为那意味着该地区获取低价煤炭的最后一条渠道被切断。

  北京一位资深交易商表示:“如果越南停止煤炭边境贸易,南方市场会变得更为困难,价格会进一步上扬,另外,四川地震也使得南方市场的困难加剧。政府已经下令山西和陜西加大向四川运输煤炭,以缓解困境。”

  受到国际市场价格以及国内供应吃紧的推动,中国国内煤炭价格过去数周内已经创下历史新高。供应问题部分是运输能力问题。交易商说,在中国南方,每公斤5500大卡优质煤炭的价格,已经涨到每吨约900元。

  随着越南采取减少煤炭出口确保国内需求的政策,该国出口到中国的煤炭量在今年前四个月减少至769万吨,同比减少10%。越南政府官员未对上述消息发表评论。
 
*******************************
 
中组部三项举措防止灾区重建出现政绩工程
2008-05-27

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欧阳淞在26号国务院新闻办的发布会上表示,国家将采取三项举措,以防止灾区重建时可能出现的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自由亚洲电台记者杨家岱采访报道

中组部欧阳副部长所宣布的防止灾区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的三项举措是:对领导干部进行科学发展观教育;实行严格的问责制,以追究工程责任人的责任;发挥纪检审计等部门的职能,以保证灾区重建的质量和效益。不好说这三项举措一点作用都不会有,但是这些举措都不是今天才有的;就连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也已经有几年时间了。

美国约克学院教授周泽浩表示,领导层这次对地震灾害的应对方式作了积极调整,但是整个的宣传模式和思维框架,一定意义上仍是与政绩工程相适应的:

“这个局面对胡温政权来说是一个新的局面,他们现在也是在继续邓小平的‘摸着石子过河’。这次比较透明,这可能跟国际大背景也有关系,一方面是西藏、一方面是奥运会,又是一个缅甸的铺垫。所以,这件事发生以后他们也是识时务,比较适应国际环境,做出了相应调整。关于形象政纪工程,看他们整个政府的报道还是个形象的过程。我看到报纸说这次救灾运动里面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体现了党的亲民政策是以民为主的政策。他们的宣传模式、思想模式框架还没有跳出党文化的框架。”

中国问题评论家蔡崇国表示 ,政绩工程一定要杜绝,但是政绩工程并不只是指楼堂馆所,而是关系到国家的整个发展战略、国土规划、工业布局、工程立项。 在这一方面,中国从这次地震中有极其惨痛的教训可以汲取:

“首先,政绩工程的概念要扩大。我们可以看到这次在四川和陕西、贵州交界的这一大片地方有几百个水库、几百个化工厂都属于更大范围的政绩工程。政绩工程表现在很多地方,他要追求经济发展速度,所以有这么多的大工程。这些东西是要监督的。三峡还不知道情况怎么样?几百个大坝到底怎么样了?我现在还不知道。这么多年来在地震这么活跃的地方建这么多大坝,这么多化工厂,这次差点是半个中国给毁掉了。为什么会这样?这是必须要吸取最重要的教训之一。否则,今后中国搞得不好的话,经济发展再好也会突然一下全部毁灭。所以说政绩工程不一定是指地方政府的一些办公楼、街道修得怎么样,这要监督而且整个经济、国土规划、整个重工业的分布,这些大型的水坝、化工厂、重工业、核电站厂址的选择,大坝的地址,建设之前的地质工程报告都要受到广泛监督。”

这位评论家表示, 发挥职能部门的监督作用有其必要,但是更重要的是要发挥人民群众、非政府组织和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

“不能只是靠政府监督,要靠当地人民的监督,要靠全国报纸舆论的监督,要靠日益发展的非政府组织来监督。所以,中央政府应该鼓励的是非政府组织的发展,要使各地地方政府的领导人受到民众的选票的监督。”

约克学院的周教授表示,独立的、不同层级的工程立项听证会有利于加强监督效能:

“我觉得最要紧的是一个民众听证会,使他没法搞这些东西。美国新奥尔良大灾难发生以后,国会反复听证。”

周教授说,他对于近期内有效杜绝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不抱乐观态度。

这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杨家岱的采访报道。
 

责任编辑: 郑浩中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08/0530/89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