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奥运很多很正常 历届遭杯葛的奥运会 * 阿波罗新闻网
新闻 > 军政 > 正文
政治奥运很多很正常 历届遭杯葛的奥运会

 

编者按:由中共强力推销的“奥运会仅仅是体育比赛,与政治无关”这一新闻概念,通过中共遍布全世界的平面和网络媒体,再加上中共外交机构的强力“放送”,不但许多对中共宣传毫无“防范能力”中国人深受“感染”,连许多在自由世界的西方媒体、政客也不能幸免。但是我们回看历史,就会发现“奥运会从来就与政治密不可分”:1956年的墨尔本奥运会第一次遭到荷兰,西班牙和瑞士的抵制,以抗议前苏联镇压匈牙利革命;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推进了南非取消种族隔离制度,因为当时有25个非洲国家拒绝参加比赛,而南非由于种族隔离制度从1964年就被排除在奥运比赛以外;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共有65个国家因前苏联侵略阿富汗而退出比赛;作为反击,前苏联带领14个东欧同盟国抵制了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

而现代奥运会纲领中“以国家间健康的竞争来促进世界和平”本身就具备政治含义。可见奥运会中的政治成分并不是非正常现象。相反,中共这样要将奥运与政治强行剥离,才让人觉得非常“反常”。

 

1936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1936年夏季奥运会海报


主办城市 德国柏林
参与国家 / 地区 49
参赛运动员 3,963
男:3,632 / 女:331
比赛项目 129(19项运动)
开幕典礼 1936年8月1日
闭幕典礼 1936年8月16日
正式揭幕 阿道夫□希特勒
运动员宣誓代表 鲁道夫□卡尔施(举重)
圣火点燃 弗里茨□希尔根(田径)
体育场 柏林奥林匹克体育场

背景:

申请主办这届奥委会的还有埃及的亚历山大,西班牙的巴塞罗那,匈牙利的布达佩斯,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爱尔兰的都柏林,意大利的罗马和芬兰的赫尔辛基。柏林奥运会是纳粹德国一手炮制的奥运会,它违反了奥林匹克精神,为德国法西斯粉饰和平以及推广法西斯意识形态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焦点:

国际奥委会在开赛之前驱逐了一名美籍德国人欧内斯特□李□杨克,因他号召全球运动员抵制本届奥运会。之后,支持本届奥运会的美国奥委会主席艾夫瑞□布兰达奇用另外一名运动员顶替了杨克的位置。

********************************************

 1956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1956年夏季奥运会海报


第十六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1956年11月22日至12月8日在澳大利亚墨尔本举行,其间本届奥运会的马术比赛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进行。


1956年的墨尔本奥运会第一次遭到荷兰,西班牙和瑞士的抵制,以抗议前苏联镇压匈牙利革命。

焦点
在10月23日举行的水球项目决胜赛,分别由匈牙利男子水球队与苏联男子水球队争夺冠军,双方比赛中多位球员大打出手,导致血流满面,该比赛最后匈牙利队以4:0完胜苏联队夺得金牌,赛后媒体因拍摄匈牙利水球员埃尔温□扎多尔在赛后右眼角流血之场景而取名为“水中之血战”。

 

***************************************

1976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1976年夏季奥运会会徽

第二十一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1976年7月17日至8月1日在加拿大魁北克蒙特娄举行。

背景
蒙特娄是在击败了竞争对手莫斯科和洛杉矶后,成为主办城市的。本届奥运会耗资高达58亿美元,亏损24亿美元,一直到2006年才还清债务,是奥运会历史上亏损最严重的一次。

焦点
为了抗议曾率领橄榄球队访问南非的纽西兰代表团参加本届奥运会,坦尚尼亚等22个非洲国家联合抵制本届奥运会。


在1972年的慕尼黑事件后,本届奥运会的警卫高度加强。


游泳比赛的成绩出色,在26个项目中共刷新了25个奥运会纪录,21项世界纪录。
年仅14岁的罗马尼亚体操选手科马内奇(Nadia Comaneci)在体操比赛中共获得7个满分10分,并赢得3枚金牌。


篮球、手球和划船的女子项目进入奥运会。


为保护运动员的身体健康,推举不再成为奥运会举重项目。


奥运火炬火种以人造卫星由希腊雅典「传送」到加拿大首都渥太华,再从渥太华以接力跑形式到达本届奥运会主办城市蒙特利尔,于开幕式当日抵达主体育场,这种以现代科技传递圣火的方式引起争议,从1980年开始,又恢复传统的奥运火炬接力活动。


加拿大做为本届奥运会的举办国,最终获得5枚银牌和6枚铜牌的成绩,成为夏季奥运会有史以来唯一一个没有获得过金牌的东道国。

因加拿大政府禁止中华民国代表团以其国旗国号入境参赛,在沟通无效后代表团于7月16日宣布退出奥运会。

*********************
1980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1980年夏季奥运会会徽

第二十二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1980年7月19日至8月3日在苏联莫斯科举行,这是奥运会首次在共产主义国家举行。其主会场是莫斯科的卢日尼基体育场。

背景
申办本届奥运会的只有莫斯科和洛杉矶两个城市,洛杉矶最终承办1984年的奥运会。为了抗议一年前苏联入侵阿富汗,美国等国发起抵制莫斯科奥运会,使得最终只有80个国家参加,这是自1956年以来最少国家参加的一届奥运会。许多参赛的国家也只派一名旗手,以奥运会会旗代替国旗进场。

焦点
1980年3月21日,为抗议苏联于1979年入侵阿富汗的行为,美国总统卡特宣布美国将抵制本届奥运会。美国的决定得到全球50多个国家的响应,包括日本、加拿大、西德和刚刚获得国际奥委会席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还有一些国家宣布将不会以国家代表团出席奥运会,开幕式入场以及获胜后只以奥运会会旗代替。这使得最终只有80个国家参与本届奥运会。


莫斯科为筹办本届奥运会共耗资90亿美元,创下历史记录。  


******************


1984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本届奥运会的口号为:Play a Part in History、Grow with Olympic

第二十三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1984年7月28日至8月12日在美国洛杉矶举行。

背景
本届奥运会被视为是奥运会历史的重要转折点,洛杉矶奥运会在筹委会主席彼得□尤伯罗思的规划下,首次以民间方式承办奥运会,扭转前几届奥运会巨额亏损的情况,以5亿美元低成本的投入,最后还获利2.5亿美元。本届奥运会在投资上的成功成为以后奥运会的楷模。

焦点
1984年的奥运会只有洛杉矶一个城市申办。洛杉矶曾经在1932年举行过第十届奥运会。


出身金融界的彼得□尤伯罗思获委任为本届奥运会筹委会主席。他在无政府补助的情况下,通过门票、电视转播(ABC广播公司以2.25亿美元的价格买下了电视转播权)、广告、企业赞助、利用大学宿舍、招募无薪志愿者等方式增加收入,降低成本,使得奥运会最终赢利2.5亿美元,扭转了之前奥运会始终亏损,导致没有城市愿意申办的窘境。尤伯罗思本人因此获得国际奥委会颁发的奥林匹克金质勋章。


在美国等国抵制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后,苏联和东欧集团以及朝鲜都集体杯葛了洛杉矶奥运会。(东欧国家中只有罗马尼亚参加)


中华人民共和国首次参加奥运会,许海峰获得了中国也是本届奥运会的首枚金牌。


中华民国以中华台北之名重返奥运。

*******************************

2008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投资创纪录、受杯葛规模创纪录,北京奥运火炬传递也创下沿途抗议活动最多的纪录,在巴黎更四度暂时熄火,由巴士载运越过示威群众)

此届奥运的口号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One World, One Dream)

第二十九届奥林匹克运动会(英文官方名称:the Games of the XXIX Olympiad Beijing 2008[2]),2008年8月8日至8月24日将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举行,开幕仪式定在8月8日晚上8时正[3]。此届奥运会是中国首次举办夏季奥运会,亦是继1964年东京奥运会和1988年首尔奥运会后,第三个举行夏季奥运会的亚洲国家。

大部份比赛项目均在北京举行,上海、天津、渖阳、秦皇岛将承办足球项目,而帆船比赛项目将由青岛承办[4]。2005年7月8日,在新加坡举行的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第117次全会上,决定由香港协办2008年奥运马术项目,是奥运历史上第二次由不同地区的奥委会承办[5]。

基础设施建设

交通
北京预备重点改善城市交通,包括扩大公共运输网路,增加停车设施与城市道路,预计到奥运会期间要增加、改建道路总公里数达318公里。此外,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将增加1条跑道,1座候机楼和44个停机坪。城市铁道交通方面,将增加2条地铁和1条轻轨铁路,整个在改善城市交通方面的总投资就可能达到900亿人民币。除此以外,北京会开辟长200多公里的专用车道以连接各比赛场馆和奥运村,确保各国或地区的官员、运动员、裁判、记者等能及时抵达目的地,使赛事能准时的展开。[27][28]


环境与通讯
利用主办奥运会的契机,北京还将大力改善令人担忧的城市环境状况,包括建设120平方公里的绿化隔离带,搬迁治理200家污染企业,降低市区工业用地比例。在信息通迅方面还需要建成为奥运会服务的光纤网路、数字宽带、海底光缆和数字化卫星电视系统等。北京还承诺在2008年奥运会时提供3G网路[29]。

同时,北京政府于奥运期间会按国际惯例,免除外国记者的签证、摄影器材关税等安排,也无需由官方单位陪同下在华采访、不必向外事部门申请下到各省采访,以令媒体可以提供优质和便捷的服务[30][31]。另外,亦有消息称,中共政府正在讨论是否在奥运会期间放宽对国外网站的屏蔽范围[32]。


奥运工程
2008年,英国广播公司揭露,奥运工程建设中,已经有10人死亡。2月2日,星期六,中国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新闻发言人黄毅表示,奥运工程施工中发生了6起事故,有6人遇难,但没有瞒报情况。这些事故主要是高空坠落致死[33]。


立法
2006年4月10日,北京下达了第一批约70项「奥运立法」的需求,即将制订有针对性的相关法律。北京市劳动保障局称,为了保证赛事顺利举行,在奥运会举办期间将以安排市民放假的形式,进行停工、停课、停业等安排,以减少北京市民的出行机会[34]。

此外,奥运立法的内容还将包括:

奥运会期间对出入中国国境的人员进行严格管制;
对出入北京的外地中国公民进行「流动人口数量管理」,即限制外地人进京,并「劝返」在京的外地人;
禁止以奥运会比赛进程及结果进行赌博;
对北京机动车实行分流和交通管制;
限制外地机动车在奥运会期间进入北京;
奥运会期间对流浪人员、乞讨人员、精神病患者在京流动的管理;
对中国和外国非政府组织的管制,以及对游行示威活动的管制;
配合奥运会餐饮服务的需求,制订食品卫生标准。
2006年9月14日,北京市2008环境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召开奥运立法工作部署会议,公布了首批65项奥运立法需求研究任务,包括属于北京市地方立法权限内的11项,需要中央协调但地方有一定立法空间的14项,不需要另行立法而只需要市政府制发规范性文件解决的7项,其他相关问题或者与奥运没有太直接关系的10项。其中,属于北京市地方立法权限内的立法项目包括对四种不同情况的流动人口实施控制──对于从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施工的农民工劝返回乡;对于城市的流浪乞讨人员将实施强制救助;对废品收购、小美容美发等行业,在奥运期间将把一部分流动人口挤出北京;对于外省市进京人口,经请示国务院同意,可以发布通告,限制进京人员数量,如进京人员须出具县级以上证明等,从根本上控制流动人口。

交通管理方面,北京市五环路以内的道路,在奥运会开幕式及比赛期间,机动车单双号出行;扩大货运机动车禁行范围;奥运会场馆周边的部分道路实行禁行、限行措施;划设奥运专用路线道路并制定使用规范,采取临时交通管制的应急措施。此外奥运会期间将限制外埠车辆进京,提高外地车辆的进京条件。对未取得进京证的车辆进入北京市区的,按照违反禁行规定处理。此外,根据国际奥委会与世界卫生组织签订的无烟奥运协议,奥运会期间也将把体育场列为禁烟区,同时还要尽可能扩大禁烟场所的范围。


人口审查
为了做好奥运会期间的社会治安工作,颁布了《第29届北京奥运会人口审查管理工作方案》,在2007年8月1日至此届奥运会结束前,将进行为期一年多的人口管理审查工作。在这次人口管理审查工作中,主要工作是澄清常住人口、暂住人口、人户分离人员、外国人和外出人员及出租房屋的底数,切实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全面掌握重点人口、监督管理对像和纳入视线管理人员的各种情况底数,建立和完善包括工作对像在内的实有人口信息系统建设[35]。

环境问题
一些舆论指出北京的气候不利于运动员比赛。虽然北京已经在2001年启动资金用以降低污染,而且数据表明虽然已经大幅度的降低了排放量,但污染仍有可能从附近的省市漂浮而来。当前,空气污染大概在世界卫生组织所要求的安全指标的两到三倍。英国奥委会的马哥卡亚说:“(鉴于这种污染和高温高湿)我们不太可能在耐力项目上看到出众表现。”尽管如此,北京已经将一家钢铁厂(首钢)迁址,作为改善空气质量的一项努力[112]。中共政府则保证“不仅是北京,其他周边省市也需要蓝天。”[113]。中国首钢为配合奥运进行,自2007年底,逐步减产450万□钢材,以减少空气中的粒子。

同时气象卫星在2007年4月时发现出在北京奥运的开幕式及闭幕式时会有五成的机会是在下雨天进行[114]。故此,北京气象局主张利用驱雨法以在一段时间以内改变上空的气候[115]。另一个重点问题是水问题,根据中国水利局所说,北京当地的饮用水是安全的,只是由于饮用水在排出过程中受到污染,但已经经过处理;同时北京基于长达15年的缺水,以致欠缺新鲜清洁的用水。但无论如何,北京奥运期间,运动员与教练等人也能在奥运村等地享用到清洁的饮用水[116]。

2008年3月10日,埃塞俄比亚长跑好手、世界男子马拉松纪录保持者基比斯拉斯宣布,由于北京市空气污染问题严重,故不参加今届北京奥运的马拉松赛事,避免其哮喘病发[117]。

政治影响


2007年8月,中国大陆40多名知识分子在奥运倒计时一周年时,发出致中共领导人的公开信,呼吁办好奥运的同时尊重人权。平时很少在此类公开信上签名的作家戴晴、胡发云和艾小明等多位学者、教授,都在信上签下自己的名字。上海著名作家、编剧家沙叶新是第一次在这样的公开信上签名[83]。


抗议和潜在的抵制
 
「自由西藏学生运动」抵制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宣传画。预计一些组织将在2008年举行抵制北京奥运会的活动,另一些则呼吁举行抗议活动。

在和平问题方面,一些和平主义和人权活动人士指出苏丹达尔富尔冲突问题,要求向中国施压,以解除中共政府向苏丹总统奥马尔□巴希尔的财政和外交援助;台湾的活动人士在《英文中国邮报》上指责北京奥运是「种族屠杀奥运会」。中共政府则认为这些都是「激进分子」、「将奥运会政治化」[84][85]。

其次是在自由媒体。无国界记者组织曾提出抗议北京奥运的言论,以控诉中国的出版和个人自由受到限制。然而,该组织在2007年1月访问中国后,即表示终结了抗议行动[86];虽然如此,该组织仍然表达对违反言论自由和人权的关心[87]。

在日本右翼方面,日本自民党政调会长□对华鹰派政治家中川昭一称「中国是可怕国家!」 而抵制北京奥运。另一个右翼鹰派政治家□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称「应抵制北京奥运会,为『保钓』不惜开战。」[88]

在西藏独立运动方面,自由西藏学生运动已经发起了抗议北京奥运的运动[89][90]。同时,该组织亦计划抗议中共政府使用藏羚羊作为五个吉祥物中的其中一个[91]。

中国媒体援引了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雅克□罗格[92]以及美国国务院官员[93]在不同场合的表态,说他们「反对抵制北京奥运会」。

2008年1月,英国王储查理斯王子的秘书,向自由西藏学生运动表示查理斯王子没有出席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计划。[94] 中国官方媒体随后发布消息称这"不是事实".[95]

2008年2月12日,导演斯皮尔伯格宣布,因为对中国在达尔富尔问题中所采取的政策不满,他将辞去2008年北京奥运会艺术顾问一职。[96]

2008年2月,国际巨星李察吉尔针对2008年藏人抗议事件表达遗憾,并表示如北京当局未将事件处理完善,将考虑号召抵制北京奥运。[97]德国南德日报亦在社论指出,中国镇压西藏,势必冲击北京奥运。德国、法国、波兰、爱沙尼亚等国的政府首脑于事后表示不会出席开幕式。除爱沙尼亚外,但大部份政府都没有解释是否与该事件有关[98] 。

2008年3月,欧洲议会议长汉斯-哥德·珀特林(Hans-Gert Poettering)针对西藏问题表示说「如果依然没有(出现)让步的信号,那么依我看抵制(奥运会)措施就是正当的。」[99]

2008年3月18日,中华民国总统候选人马英九表示:『如果中共当局继续镇压西藏人民,西藏情势继续恶化,若我当选中华民国总统,将不排除停止中华队前往北京参加2008年奥运。』

号召抵制北京奥运会的组织和个人名单如下:

发起人 发起时间 结束时间 发起原因 结束原因
自由西藏学生运动 西藏独立运动
无国界记者 2002年1月 2007年1月 言论自由
石原慎太郎(日本东京都知事,右翼鹰派政治家)[100] 2005年 2004年亚洲杯足球赛日本队遭中国球迷攻击
贝鲁(2007年法国总统落选人)[101] 2007年3月 达尔富尔问题
卢瓦尔(2007年法国总统落选人)可能抵制[102] 2007年3月21日 达尔富尔问题
中川昭一(日本自民党政调会长,对华鹰派政治家)[103] 2007年3月1日 中国可能攻打台湾,或者进行大规模的人权打压
CNKR(协助北朝鲜难民组织)[104] 2003年8月18日 抗议和阻止中共政府将抓获的朝鲜难民送回朝鲜
保罗·麦卡特尼(前披头四歌星)[105] 抗议中国虐待动物
米亚·法罗(美国演员,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106] 2007年3月28日
艾华来斯(苏丹学者)[107] 2007年3月28日 达尔富尔问题
《华盛顿邮报》编辑 [108] 2006年12月14日 达尔富尔问题
106位美国议员[109] 2007年5月10日 达尔富尔问题,以及中国因奥运会而强迫穷人迁徙
Ronan Seamus Farrow(种族灭绝干预网络)[110] 2007年3月28日 达尔富尔问题
国际缅甸人社区(International Burmese community)[111] 不详 中国支援缅甸军政府并且在联合国安理会投票阻止解决缅甸问题

以上资料来源:维基百科(2008年夏季奥运会资料更新中)
 

责任编辑: 郑浩中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08/0411/826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