昙花一现 沪深两市惨跌之后突然大涨 * 阿波罗新闻网
新闻 > 中国经济 > 正文
昙花一现 沪深两市惨跌之后突然大涨

 

来源: 广州日报

昨日市况

    尽管周五消息面较为平静,但沪深两市大盘在以银行股为首的权重蓝筹股带动下再次展开绝地反击,终盘双双收出光头长阳,沪综指几乎全部回补了昨日向下跳空缺口。

    昨日上海综合指数开盘3378.63点,最高3590.75点,最低3357.23点,收盘3580.24点,涨幅4.94%,成交926.3亿元;深圳成分指数开盘13002.86点,最高13702.62点,最低12813.34点,收盘13692.85点,涨幅4.43%,成交415.9亿元。

    股市趋势

    本周   “破发”不等于到底

    本周大盘先抑后扬,在击破了“5·30”的低点3404点后,创出了本轮调整的新低3357点,周五以阳包阴的K线组合有所企稳,但10日均线仍构成上档强压力线。本周K线为带长下影线的周中阴,继续显现出空头力量的强大,不过随着股指的持续快速暴跌,大盘的超跌反弹已一触即发。

    首先,大盘从6124高点下跌以来,共出现五个向下跳空缺口,它们分别是2007年11月2日的5912~5860点向下缺口,11月22日的5206~5154点向下缺口,2008年1月22日的4891~4818点向下缺口,3月13日4068~4055点向下缺口,3月27日的3591~3541点向下缺口。目前来看,5912~5860点向下缺口为向下突破缺口,之后三个缺口为持续缺口,本周四的3591~3541点向下缺口是本轮暴挫以来的第五个向下跳空缺口,其作为普通缺口或竭尽缺口的可能性还是较大。随着周五的反弹已基本上封闭3591~3541点向下缺口(只差一点),其初步已确立为普通缺口,大盘有望展开超跌反弹。

    其次,从周K线图上看,大盘自6124高点以来形成了一条标准的下降通道,即以2007年11月4778低点与2008年2月4195低点连线为下轨,过2008年1月5522高点平行线为上轨。大盘自6124高点以来的调整一直受该下降通道的束缚,本周大盘创出3357低点,已击破了该通道的下轨,但周五又重回该通道下轨之上。不管是向下突破之后的反抽,还是重回通道之内,短期内大盘将有望展开反弹。

    2245高点到998低点的下跌运行了四年,下跌幅度为55.55%,而6124高点到本周的3357低点的下跌运行仅5个月,下跌幅度为45.18%,因此目前这种空头行情绝非一般的调整。总体上看,大盘在3400点附近反复振荡之后,正在酝酿一波反弹行情,但反弹的力度不大,短期内10日均线仍将构成上档反压,中期而言,目前上档压力将集中在4100点附近。 

    华泰证券最新发布《2008年二季度A股投资策略报告》指出,一季度市场的大幅调整是由多方面因素导致的。除了次贷危机恶化了中国经济的外部环境外,国内物价高企引发市场对宏观调控导致经济硬着陆的担忧。这一观点也得到了广发证券的认同,在日前发布的《A股4月市场策略》报告中,其将通胀高企归结为引发此轮调整的“元凶”。

    本周股市最引人注目的是大比例破发现象。继周三中国太保跌破发行价后,周四一批股票如中煤能源、中海集运等再破发行价,而部分品种如中国石油、建设银行、北京银行、中国铁建等也接近发行价,万科A和海通证券的增发价也早已告破。在“破发”潮涌动的情况下,周四沪深股市收出中阴线,但周五却带来一波强势反弹。

    股票破发,多为当初的发行价过高,使得市场在回归理性估值时股票价格跌破发行价。而当前市场信心的缺失,使得大小非的解禁加剧了破发的进程。当然,破发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意味着市场整体开始趋于理性,部分股票将逐渐显现其投资价值。

    市场人士认为,周五的大幅反弹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破发给投资者带来了底部的预期,但实际上仅凭破发来判断市场底部是有失偏差的。

    东莞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李大霄表示,其实破发现象是股市运行过程中非常正常的事情,在A股市场、香港市场、国外市场都很正常。李大霄认为,市场是最强大的,不合理的现象,最终会被市场修正。在修正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风险。股民不能依据破发就判断底部来临。因为发行价并不是底部价格。 (本报记者 杨欣)

    下周    反弹力度要看政策面

    分析人士指出,周五大涨主要是有各种传言在市场中迅速流传,其中“股指期货一事已进入最终的国务院审批阶段,相关部门正在进行深入调研工作”对机构提振作用很大。股指期货的推出使得基金等机构有了反向操作的工具,而不再惧怕赎回等压力。

    但是从消息内容上看,股指期货短期内推出的可能性不大,周五的反弹是市场在进行押宝政策,如果周末消息面比较平静或者消息与预期不符的话,周一极有可能引发大规模的抛售,如果确实有消息面刺激,那么反弹可能还会继续,但是反弹力度不能期望过高。

    中信证券指出,目前困扰市场的流动性困局依然未得到根本改变,如果后期没有实质性利好出台,市场不是自然探底而是政策传闻的刺激下反弹,那么不仅不会达到“救市”的效果,反而会令市场在短期反弹后更迅猛下跌。反弹为众多套牢资金提供了出逃的良机,短线建议投资者继续谨慎观望。而且从周五量能变化来看,新资金入场欲望还是不高,建议投资者需要关注量能变化。

    而下周进入二季度之后,资金供给还是不容乐观。华泰证券在报告中指出,2008年以来,储蓄资金出现了大规模回流的现象。股票开户数量和基金开户数节节回落。总体来看,二季度市场面临的资金压力仍然较大。

    截至昨天,34家基金公司旗下217只基金披露了2007年的基金年报。年报显示,大多数基金对后市持谨慎观点,认为前景并不乐观,但更多的是以“二分法”的态度看待今年市场,即对上半年市场保持谨慎,对下半年市场保持一定程度的乐观。华宝兴业收益增长基金认为, 2008年下半年的机会将大于上半年。(本报记者杨欣)

***************************************************

外资投行A股报告:反弹只是昙花一现
2008年03月29日 14:46 经济观察报
  袁朝晖

  “2月底,我们在3天内走访了华南地区不同行业的13家企业,探寻中国企业层面的情况并试图弄清楚我们正处于此次周期的什么位置。”高盛中国董事总经理邓体顺舟车劳顿后想了一个月,得到的答案却是:3500点依旧不是一个很低的点位。

  在高盛最新《中国:改善了的风险回报率》的投资报告中,高盛上调了红筹股的评级,从中性到增持,同时调低预测2008年底恒生国企指数目标点位至15800点。此前,高盛预测目标点位是19600点。截至3月27日,恒生国企指数是11828.84点。但对于A股似乎并没有那么乐观。

  A股依然很贵

  邓体顺直言,2008年初以来,市场状况发生了迅速变化。首先,信贷市场震荡、楼市萧条以及消费支出下降似乎使美国经济陷入了衰退,对其连带影响的担忧导致H股(MSCI中国指数)与A股(沪深300(3918.156,169.24,4.51%,吧)指数)年初以来分别下滑了30.9%与25.7%。随后,2007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的通货膨胀率大幅上升,投资者担心政府可能进一步出台调控措施。

  3月27日,上证综合指数(3580.146,168.65,4.94%,吧)下跌5.4%,收于3411.93点,跌到去年6月上调股票交易印花税后的水平。而指数今年以来已下跌35.2%,较去年10月的高位更是下跌了44.3%。

  下跌已经成为了习惯时,外资的谨慎也就展现出来了。

  “市场会反弹,但不过是昙花一现,而且,我个人认为,更剧烈的波动还将在国内市场上出现,现在的跌幅也许很快会被改写。并不是我对A股没有信心,而是他们太贵了。从我的业务出发,我关心的是个股,但如果非要看整个市场的话,3000点也不是没有可能的啊!”某外资机构中国研究主管表示。

  本轮下跌中,一个令人瞩目的现象是大盘指标股纷纷跌破发行价。中国太保(27.57,1.68,6.49%,吧)跌破其30元的发行价后,又有中海集运(6.93,0.42,6.45%,吧)、中煤能源(17.40,0.71,4.25%,吧)两只次新的蓝筹股相继“破发”。建设银行(6.98,0.41,6.24%,吧)和中国神华(42.55,2.55,6.37%,吧)等大盘股也在向其发行价逼近。

  “这种现象只会越来越频繁,因为市场的下跌还将延续。”某外资投行资本市场部人士担忧说。

  不过,对于大陆和香港市场,外资的看法还是有所不同。

  邓体顺称:“有30%的可能,恒生国企指数在2008年底可以超过15800点,市盈率将达到15倍。有10%-15%的可能性,到10000点至11000点之间,11倍市盈率。”

  瑞银集团中国研究主管陈昌华则强调:“H股年初到年底,上升和下跌幅度都不是很大,今年H股波动性会很大,但是,年初到年底基本差不多,因为有盈利增长。所以可以说,前两个月H股下跌了这么多,从现在这个位置上,如果第一季度盈利可以的话,有一定反弹也是正常。但是今年不是一个牛市。

  而A股风险很大,“有三个原因,一是A股比H股贵很多,二是H股的基金成本在下降,因为美元汇率下降;A股的基金成本是上升的,因为人民币利率只会升不会跌。最后,A股总体上对盈利的预测太高。另外A股有一个变数是非流通股变流通股,如果市场环境好,它不是问题。但是市场不好的情况下,就变成一个不是问题的问题了。我觉得A股今年从年初到年底表现会比H股差。”陈昌华认为。

  事实上,在很多外资眼中,A股还并没有调整到一个合理的具备投资价值的时点。显然,退与进之间,已经成为了是否该谨慎进入的一个选择。在目前的态势下,绝大多数的外资弃A守H。
 信心和预期

  重达平衡的工具首先是信心,其次是预期。

  “我们缺的就是信心,不缺钱,为什么这个市场信心要悉心呵护呢?出政策要跟战略目标吻合,看看大非解禁,未来一两年大非、小非解禁1.6万亿,现在流通市值8万多亿,流通市值从8万多亿到9.6万亿也就是一两年的事情,1.6万亿就能把市场从6000点压到4000点以下吗?2月份一个月的存款增加多少?9000亿,平安要集多少资?也就是1500-2000亿,我们国家哪里缺钱?不缺钱,老百姓做一点资产重新配置,这个市场的钱就会多的不得了。”摩根大通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龚方雄直言不讳。

  龚方雄认为,但现在死水一潭,企业战略配置做不了,市场心理极其脆弱,谁要想集资股票立马掉20%-30%,这边还在讨论该不该救市,什么时候救,救了会不会有用,谈论这些技术性的问题,市场也好,参与者也好,机构也好,包括管理层要有更多战略性的眼光,政策前后要配套。

  预期则是宏观政策的走势,而外资认为,其中的关键却是人民币的问题。

  邓体顺认为,虽然近年来人民币升值一直是一个热点问题,但我们看到所谓人民币走强通常是相对于美元而言。如果我们将人民币与中国主要贸易伙伴的货币相比较,就会看到很不相同的情况。实际上,今年以来人民币兑欧元和日元的名义汇率和实际汇率都在贬值。

  渣打银行将2008年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预期由9%上调至15%,到今年年末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将升为6.35;2009年年度升值预期预测维持7%不变,上调第一、二季度升值预期,到2009年末,预计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为5.90。

  外资认为,中国汇率政策谨慎而果断的调整,即支持人民币进一步升值——不仅将有利于改善全球市场的贸易失衡状况,而且将有利于抑制国内经济过热和通胀的压力,为未来经济增长奠定更加稳健而坚实的宏观基础。

责任编辑: 郑浩中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08/0330/80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