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通胀影响面正在扩大,央行20日发布的一季度企业家问卷调查显示,近半居民认为物价高难接受,而且,由于生产资料价格和融资成本上升推动企业成本快速增长,企业家对下季度投资预期保持谨慎态度。
此前,从已经公布的2月CPI和PPI来看,通胀蔓延趋势凶猛。PPI数据已经高达6.6%显示了由农产品价格带动的通胀已经蔓延到了工业品,生产资料价格飙涨,为此,一些企业和投资者已经不得不减少投资和生产,以此抵消高升的成本。但由于国际经济环境不明朗,企业家还是看好中国持续增长的经济环境,为此,仍然忍着通胀推升的高成本留在中国。
成本高升 企业家投资谨慎
新华网报道,由于各种调控政策综合效果开始显现,经济偏热趋势有所减弱。企业家信心指数在经历了连续两个季度下降后,本季度回升至77.4%。
不过,本季度企业家认为生产资料价格“上升”的占比为41.9%,创1997年以来最高。此外,企业融资成本连续增加。调查显示,企业家判断借款利率“偏高”的比例连续4个季度攀升,本季度升至35.9%,达到近10年来的最高水平。
此外,一季度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景气指数比上季度大幅回落4.3个百分点,降至4.8%,尽管每年1季度固定资产投资指数均呈季度性下降变化,但本季度为近两年来最大降幅。企业家预计下季度投资指数为3.8%,也明显低于本季度判断1.0个百分点,说明企业家对下季度投资预期仍保持谨慎态度。可见,通胀仍然是企业家的“心头患”,就算信心满满,也多处在观望阶段,不敢轻举妄动。
近半民众认为物价高难接受
此外,调查还显示,由于物价上涨压力加大,城镇居民对下季度收入的预期季节性回落,未来收入信心指数为22.6%,比上季度下降3.2个百分点。近半居民认为“物价过高,难以接受”,占比首次超过认为“物价偏高,但尚可接受”的居民。
央行分析人士指出,近期价格上涨中,食品类价格涨幅最为明显(有春节因素);本调查期由于部分省区受雪灾影响,粮油、蔬菜、水果价格因供应问题而造成波动,居民感受到较强烈的价格冲击。
调查显示,居民对下季度物价“上升”的预期由上季度的历史峰值64.8%回落至48.9%,大幅下降15.9个百分点,也改变了预期物价上升的居民占比自2007年以来连续攀升的趋势。调查分析认为,价格预期的回落,是季节性因素和政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也说明居民对国家防止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的政策具有信心。
此前,国家统计局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月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8.7%,再创逾11年来新高。官方称今年将把CPI涨幅控制在4.8%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