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持续高烧恶化 中共全力应对 * 阿波罗新闻网
新闻 > 中国经济 > 正文
通胀持续高烧恶化 中共全力应对

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8.7%

2008年03月11日 10:02 中国新闻网

  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8.7%。其中,城市上涨8.5%,农村上涨9.2%;食品价格上涨23.3%,非食品价格上涨1.6%;消费品价格上涨10.9%,服务项目价格上涨2.0%。从月环比看,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1月份上涨2.6%。

  一、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23.3%。其中,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45.3%(其中猪肉价格上涨63.4%),鲜菜价格上涨46.0%,粮食价格上涨6.0%,油脂价格上涨41.0%,水产品价格上涨13.8%,乳及乳制品价格上涨16.4%,在外用膳食品价格上涨12.4%,鲜果价格上涨8.7%,鲜蛋价格上涨6.0%,调味品价格上涨4.1%。

  二、烟酒及用品类价格同比上涨2.4%。其中,烟草价格上涨0.3%,酒类价格上涨6.4%。

  三、衣着类价格同比下降1.4%。其中,服装价格下降1.6%。

  四、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同比上涨2.1%。其中,耐用消费品价格上涨0.8%,家庭服务及加工维修服务价格上涨8.5%。

  五、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同比上涨3.2%。其中,西药价格上涨0.7%,中药材及中成药价格上涨10.7%,医疗保健服务价格上涨0.5%。

  六、交通和通信类价格同比下降1.4%。其中,交通工具价格下降3.0%,车用燃料及零配件价格上涨7.5%,车辆使用及维修价格上涨0.5%,城市间交通费价格上涨4.2%,市区交通费价格上涨0.4%;通信工具价格下降19.9%。

  七、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同比下降0.9%。其中,学杂托幼费价格持平,教材及参考书价格下降1.0%,文娱费价格上涨2.3%,旅游价格上涨1.8%,文娱用品价格下降0.7%。

  八、居住类价格同比上涨6.6%。其中,水、电及燃料价格上涨6.5%,建房及装修材料价格上涨5.9%,租房价格上涨4.5%。

  1-2月份累计,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7.9%。其中,城市上涨7.6%,农村上涨8.5%;食品类价格上涨20.7%,烟酒及用品类价格上涨2.3%,衣着类价格下降1.6%,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上涨2.1%,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上涨3.2%,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下降1.2%,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下降0.6%,居住类价格上涨6.4%。

  今年以来居民消费价格持续加快上涨,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的基本走势。从环比看,2月份除食品价格上涨7.1%外,其他类价格涨幅均在0.5%以下。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上涨因素,核心价格同比上涨1.0%,与去年下半年以来的态势和涨幅基本一致。今年以来居民消费价格持续上涨,受到了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春节因素相互叠加的影响。初步测算,2月份的春节因素影响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上涨0.53个百分点,低温雨雪冰冻的气候影响1.03个百分点,扣除这两个因素,2月份环比上涨1%左右。今年以来居民消费价格持续上涨,也是国际市场价格持续大幅上涨影响的结果。今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上涨7%以上,金属和农产品(28.70,0.65,2.32%,吧)价格上涨30-40%。尽管当前价格涨幅偏高有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突发冲击的特殊因素,但对控制全年价格涨幅增加了新的困难。

    2008年2月居民消费情况汇总(表)

消费品及服务项目类别
同比涨跌幅度
消费品及服务项目类别
同比涨跌幅度
居民消费价格
上涨8.7%
城市价格
上涨8.5%
农村价格
上涨9.2%
消费品价格
上涨10.9%
服务项目
上涨2.0%
非食品价格
上涨1.6%
食品价格
上涨23.3%
食品类
上涨23.3%
粮食价格
上涨6.0%
油脂价格
上涨41.0%
肉禽及其制品
上涨45.3%
鲜蛋价格
上涨6.0%
水产品价格
上涨13.8%
调味品价格
上涨4.1%
鲜果价格
上涨8.7%
猪肉价格
上涨63.4%
鲜菜价格
上涨46.0%
乳及乳制品价格
上涨16.4%
在外用膳食品价格
上涨12.4%
衣着类
下降1.4%
服装价格
下降1.6%
烟酒及用品类
上涨2.4%
烟草价格
上涨0.3%
酒类价格
上涨6.4%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
上涨2.1%
耐用消费品价格
上涨0.8%
家庭服务及加工维修服务价格
上涨8.5%
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
上涨3.2%
西药价格
上涨0.7%
中药材及中成药价格
上涨10.7%
医疗保健服务价格
上涨0.5%
交通和通信类
下降1.4%
交通工具价格
下降3.0%
车用燃料及零配件价格
上涨7.5%
车辆使用及维修价格
上涨0.5%
城市间交通费价格
上涨4.2%
市区交通费价格
上涨0.4%
通信工具价格
下降19.9%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
下降0.9%
学杂托幼费价格
持平
教材参考书
下降1.0%
文娱费价格
上涨2.3%
旅游价格
上涨1.8%
文娱用品价格
下降0.7%
居住类
上涨6.6%
水、电及燃料价格
上涨6.5%
建房及装修材料价格
上涨5.9%
租房价格
上涨4.5%

  07年至今CPI指数
07年01月
2.20%
07年02月
2.70%
07年03月
3.30%
07年04月
3.00%
07年05月
3.40%
07年06月
4.40%
半年
3.20%
07年07月
5.60%
07年08月
6.50%
07年09月
6.20%
07年10月
6.50%
07年11月
6.90%
07年12月
6.50%
全年
4.80%
08年01月
7.10%
08年02月
8.70%

食品价格大涨 通胀影响恶化

  从此次数据可看出,食品价格仍然是带动中国通胀的主要原因。其中,雪灾造成农作物减产又是推升食品价格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国际农产品市场价格持续大幅上涨也是推动中国食品价格的一大原因。

  食品价格的上涨带动了其他行业产品价格的上涨。昨天统计局公布的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已经高达6.6%,显示了由农产品价格带动的通胀已经蔓延到了工业品,通胀形势严峻。通胀的蔓延,物价飞涨荷包缩水,不但影响了民众的生活,而且已经开始影响中国经济的基本面。中国海关总署昨天(10日)公布的最新统计显示,受雪灾和春节因素影响,2月份中国外贸出口增长缓慢,而进口则同比增加了35.1%,导致2月贸易顺差大幅减少。这其中,通胀是造成中国顺差骤减的最主要原因。生产资料价格飙涨,企业和投资者不得不减少投资和生产,以此抵消高升的成本,生产少了,相应的出口也骤减了。

市场预测,未来还会有更多通胀的负面影响显现出来,如果官方不赶紧出台有效政策,通胀将一发不可收拾。

  狠抓粮食价格 调控多管齐下

  在通胀威逼而加息空间又有限的情况下,官方正处于进退两难的处境。其实在去年12月的CPI公布后,市场就一直在等央行加息的靴子什么时候落下,但由于美国经济低迷,外部环境不明朗,中美利差越来越大,中国加息或提高存款准备金的空间已经很窄,银行的“水”也已经快被抽干,在此情况下,如果央行再加息,将对企业造成严重打击,许多中小企业由于贷不到款将难以生存,此外,热钱滚滚流入也将加剧中国的流动性。而且,作为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成员谢伏瞻日前对于是否会加息的问题也表示目前还没有研究。从此可看出,央行近期加息的可能性不会很大。 

 

  分析认为,当前中国经济的各个环节里,货币存在流动性过剩的问题,但引发通胀的却不是货币的环节,而是粮食价格的问题。如果官方继续从货币的环节入手,采取货币紧缩的方式来解决通胀的问题,结果将是缘木求鱼。

 

  不过,从国务院总理温家宝5日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可看到官方似乎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温家宝表示,2008年经济工作中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是防经济过热,防止明显通货膨胀,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并表示要从加强农业基础入手,把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作为首要任务,在制度、政策和投入方面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

 

  这显示了中国官方今年控制通胀可能会重点从粮食入手,货币政策和其他政策为辅,偏向于通过控制粮食价格和推出财税政策,抑制投资等组合拳来进行调控。

 

 

**********************************************

发改委要告别“小国务院” 专攻宏观调控

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公布了新一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方案称,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要进一步转变职能,集中精力抓好宏观调控,搞好国民经济综合平衡,指导推进和综合协调经济体制改革,协调解决经济运行中的重大问题,加强预测预警和信息引导,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等。

 

  此次改革是给发改委做“大手术”,重心是强化其宏观管理职能,弱化微观管理职能。发改委一向被称之为“小国务院”,就是指其管理职能太过庞大,今后,行业或企业的投资管理等,将转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

 

  方案称,进一步减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微观管理事务和具体审批事项。是深化投资体制改革。继续缩小投资审核范围,下放审核权限,简化审核程序,进一步确立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更好地发挥地方政府和行业管理部门在投资管理方面的作用。二是改进规划和产业政策的管理。地方规划和专项规划、专项产业政策,除按规定需报国务院审批的外,由地方政府和行业管理部门在国家规划和政策的指导下分别制定。三是将工业行业管理有关职责划给新组建的工业和信息化部承担。


  发改委的前身是国家计委,即计划管理委员会,是计划经济的大本营。先合并了原来的许多行业管理部门,比如冶金部、纺织部、煤炭部、轻工业部,后来又合并了国家体改委。堪称史上第一大部,算得上一个小国务院。发改委管三件事情,一是宏观经济,二是行业政策,三是国有企业。发改委的职责有十四条之多,几乎涉及经济的各个方面。

 

    有分析称,发改委合并了许多行业管理部门,堪称小国务院。不但负责宏观经济,还负责行业政策和国有企业,可以说是一个凌驾于其它一切部门之上的部位。此次机构改革将强化发改委的宏观调控功能,着重在宏观经济的管理和规划,而不是具体事务的管理。

 

    在大部制改革中,发改委将被分拆,相关职能分别并入国务院各部门,如交通运输司并入运输部,外资司和经贸司并入商务部,财政金融司和投资司并入财政部,农业经济司并入农业部,就业司并入劳动和社保部等等。最后,发改委变成类似日本经济企划厅的规划部门。

 

***********************************************

 

南华早报 中共政府对实现通胀目标有信心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马凯6日说,粮食价格上造成通货膨胀的压力越来越大,不过,中共政府有信心实现今年4.8%左右的物价调近代预期目标。

    马凯说,政府把防止结构性价格上张演变为明显的通货膨胀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而且中国有决心有条件有措施实现通胀目标。

    马凯里是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6日上午举行的记者执行会上讲这番话的。

    温家宝总理已经提出,今年的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8%左右。去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已达到了4.8%,创10年来最高。

    今年1月份中国CPI同比上涨7.1%,创11年来月度新高,这主要是由粮食价格上涨引起的。

    马凯说,政府打算采取综合扶持政策和财税杠杆支持粮油肉奶蔬菜等农产品的生产,保障基本生活必需品的供应,以控制物价上涨。

    摩根大通经济学家龚方雄说,中共政府抑制引起通胀压力的物价上涨是至关重要的。

    他说,允许中国的人民币更加快速地升值将是控制“包括农产品的内的许多主要必需品价格上涨的有效途径”。

    他还说:“加息政策通常被认为对控制目前这场通货膨胀意义不太大。”

    马凯为政府最近采取的控制物价上涨的行政干预措施辩解,说任何一个负责任的国家都会这么做。

    他说,政府采取这些必要的临时干预措施具有合法性。(作者 黄忠清)

    新加坡《海峡时报》 中国在通胀和增长上的两难境地

    中国的通货膨胀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可能会超阶级过8%,然后才会出现回落,通胀预期也在不断增长,企业开始把一部分成本的提高转嫁到消费者身上。这些现象都表明,政府将会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来维持价格稳定。

    但令人不解的是,经济增长的风险同时也在加大,原因是最近的雪灾造成的损失以及外需的减少。这就要求实行宽松的政策。

    这些相互矛盾的因素可能会造成政策的不确定性,并导致中国的资产价格在短期内出现动荡。

    投资者应该适当调整自己的投资方案,向那些不易受通胀、政策干预以及美国经济减速影响的领域倾斜。

    这个科天的雪灾加剧了短期的通胀压力。粮食和肉类价格在今后向个月可能还会继续上涨。

    通胀预期也在增长:中国人民银行最近的一次调查显示,65%的被调查者认为商品价格会继续上涨,而在几个月前,这个比例还只有50%。

    与此同时,中国企业产品的价格也在上涨,这就表明部分成本的提高被转嫁到了消费者身上。

    中共政府面临着防止通胀进一步恶化的挑战。

    事实上,中国的央行在最近发布的政策报告中已经表示,今年剩下的时间都会继续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这也表明央行会允许人民币汇率在更大范围内浮动,以帮助克服通胀。(作者 罗其)

责任编辑: 郑浩中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08/0311/784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