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认为,而PPI历来被认为是CPI的先行指数,PPI的暴涨预示了明天公布的CPI可能会超出市场预期,此前市场普遍预期CPI可能高达7.5%。而在如此严重的通胀情况下,调控可能进一步收紧,央行可能采取加息或其他的从紧的货币政策。
此前,IMF总裁卡恩日前透露,中国将继续采取从紧的货币政策,这是他与中国总理温家宝以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的共识,认为中国应继续采取从紧的货币政策,这对于控制投资增长与通货膨胀压力非常重要。
卡恩认为,中国当前面临诸多宏观经济政策挑战,其中包括防止通胀居高不下,而这一问题主要是由于近月来食品价格上涨引起的;另一大挑战是必须减少经济对出口与投资的依赖程度,转而更多的倚重消费。
此外,中国银行全球金融市场部最新一期研究报告也建议,官方以从紧货币政策遏制通货膨胀,上半年继续加息一到二次,同时伺机公布适度宽松的财政政策,积极扩大内需,适当调整汇率政策,干预人民币过快的升值速度。
在工业品出厂价格中,生产资料出厂价格同比上涨6.5%。其中,采掘工业上涨20.5%,原料工业上涨8.5%,加工工业上涨3.8%。生活资料出厂价格同比上涨4.6%。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0.4%,衣着类上涨2.2%,一般日用品类上涨3.0%,耐用消费品类下降0.6%。
分品种来看,原油出厂价格同比上涨29.9%。成品油中的汽油、柴油和煤油出厂价格分别上涨7.3%、10.0%和10.9%。化工产品价格类中,聚苯乙烯价格同比下降4.9%,顺丁橡胶上涨20.7%,涤纶长丝下降0.2%。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出厂价格同比上涨14.3%。其中,原煤出厂价格上涨14.9%。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出厂价格同比上涨17.3%。其中,普通大型钢材价格上涨17.3%,普通中型钢材上涨28.6%,普通小型钢材上涨26.7%,线材上涨25.0%,中厚钢板上涨16.6%。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出厂价格同比上涨4.7%。其中,铜上涨2.0%,铅上涨27.9%,铝下降2.9%,锌下降26.1%。
此外,在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中,燃料动力类、黑色金属材料类、有色金属材料类和化工原料类购进价格分别上涨15.7%、14.8%、4.6%和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