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之史
这几天,大范围的冰雪灾害袭击了中国许多省份。铁路断运、公路结冰、机场停飞……;千百万的老百姓受到冰雪灾害的严重打击,数以万计的民众在冰封的
由于历史的原因,今天中国救灾的
从24日晚开始,京珠高速韶关多处道路和
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只能看到一些“职能部门”在解决问题,电力部门抢修输电线路,高速公路部门也尝试着去清除路上冰雪,铁路部门在尽力疏导旅客,调运方便面矿泉水卖给受难的人们。然而,面对如此重大的灾难,是急需要各地最高当局协调职能部门,并且动用公权力,调集可用资源救济危境中的人们。然而,至少在29日前,我们却很少看到此类消息。人们似乎都在自己无望地等候,等着老天爷赶快结束惩罚。
一切似乎从29日开始有变化。这一天,最高当局终于开会商议冰雪冻灾的对策,好象也正式肯定这场严重数十年不遇的严重冰雪灾害真正存在。于是,温终于从北京登机前往湖南勘灾,几乎同时,一些省市最高官员也开始有了一点动作。此前没有什么动静的军方也终于有了一些行动。全国媒体的内容也终于丰富一些,从报灾扩展到赈灾。可是,巨灾发生后,为什么一定要最高机构开会,然后才能有所行动呢?各个地方官员的主动性究竟到哪去了?
其实,这场大灾来得真的不是时候。当然,首先是阴历年底,大家都要忙着过年,官员们大概也没有太多的心思。其次,也许是更重要的是,刚好又赶上“两会”——权力分配游戏的最高潮。可能不少官员,此时的注意力都在自己的位子问题,他们更为关心的可能是权力的“天”怎么变,而对自然界的变天却缺乏敏感度。另外,雪灾与其他灾害也真的不一样,其他灾害,也许可以开车出去巡视一番,而雪灾却最能考验官员对职务的勤勉心与忠诚度,如果他们决定要出来慰问指挥,自然要忍受严寒冰雪,甚至要摔倒在结冰的道路上。也许还有其他原因,反正,在前些日子里,我们真的很少看到这些高级官员出来面对这场数十年不遇的大灾。也正为如此,温的南下勘灾,相信引起许多人的感慨。因为至少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看到哪个省的一把手跑到那些真正的重灾区去。
官员救灾既然很不容易,那么,社会呢?好象也没有什么动静。那些明星、那些
在中国的帝制时代,除了官府主导的灾歉救济体系外,民间就一直存在普遍性的社会救济网络,宗教团体、慈善机构、同乡会馆、宗族会社等等,都是救灾的主力军,而每当灾害发生,也总能看到一批批的大善人涌现出来,毁家纾难的故事其实真的很常见。到了近代,这种民间救济网络更形发达,每当大灾发生,首先起来的都是各地有责任心的士绅,他们会一面采取赈灾措施,一面呼吁外界救济,于是各种不同的救济手段齐头并施,认捐、劝捐、放赈……都是那个时代大多数绅商士人也是社会团体主动自觉的行动。当然,那时的政府对民间社会活动也更为宽容,其办法也似乎比现在聪明得多,哪个社团办赈出的力多,或者哪个士绅贡献大,政府会在灾后论功行赏,既鼓励当事人,也激励
然而这一切,大概自五十年代那些运动之后,便全都烟消云散了。救济灾民,渐渐成了政府的专属权力与职责。尽管最近这些年,气氛也慢慢开放,当局似乎也开始鼓励社会各界人士出来多做善事,但是,数十年的“新文化”熏陶下来,加上制度又没有健全,因此,社会自主救济力量仍然非常有限。每当灾害发生,除非政府强力动员,很难看到社会组织或企业或个人,主动自觉站出来进行救济的工作。
于是,在这场巨大的雪灾面前,官员救济缓不济急,社会救济无从谈起,真不知道那些与外界几乎隔绝了的村寨里究竟有多少人会因缺乏防寒措施而冻死?有多少被封堵在路上的人在挨冻受饿?有多少民工固执等着要回家(对他们许多人来说,一年只能回一次的家,是他们没日没夜在异地拼命打工生活中最重要的精神安慰!)…………,也许我们只能期待各级官员们良知发现,先把权位问题扔开,不要怕吃苦,认认真真实实在在地去做好灾害救济工作了。也希望政府能够从此次灾害得到一些真正的反思,虽然不一定要像古代的皇帝那样颁“罪己诏”,但是,乐之觉得为政者确实需要认真想想:究竟为什么我们的防灾御灾能力总是那么薄弱呢?!
乐之史,2008年1月30日
*******************************************************
乐之论史博客——时闻点评:http://lezhishi.blog.tianya.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