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概人类社会一形成,就开始有了阶级差别,也就开始有了富人与穷人。富人自然不缺吃穿,而穷人则需要每天为一家人的吃饭问题发愁。如何解决这个贫富差距难题,实在是决定一个国家所谓“社会制度本质”的大问题。然而,吊诡的是,依据目前世界上已有各个国家的历史经验来看,从国策层面一贯宣称要均贫富、实际上也曾经以种种绝对手段来消灭阶级差别的国家,往往今天成了贫富差距问题最严重的国家。不信大家看看联合国每年的全球基尼系数排名表就知道了。
??
??一个国家有贫富差距其实并不可怕,这也是社会常态。不正常的现象,主要有三点:一是贫富差距过大,当局没有想实际的办法来解决这种差距;二、富者的钱财来得不明不白,或运用特权化公为私,或商官勾结循私舞弊。三、政府与拥有种种资源的机构或人物都没有真诚地来帮助穷人,反而对穷人采取歧视打压政策。最近引起许多人关注的“城管”问题,其实在很多时候,就是穷人不但没有受到照顾反而遭受不当压迫的问题。正因为此,“城管”才会引起许多人的反感。这种反感实在是人们内心中良知存留的体现。
??
?? 然而,中国有贫富分化,显然不是从今天开始的。城市里出现一批批的贫民,以流动商摊的形式来谋求一日之温饱,也肯定是古已有之。远的不说,就说说七八十年前的“北洋
??
??打开当时的报纸,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中国城市里到处都是自由营业的流动商贩。比如当时
??
?? (第一条)公安局就各街便道或空地之不碍交通地点得指定范围允许民众设浮摊,由各警察区署管理之。(第二条)浮摊应按所占地面分别征收浮摊弹压费,给予日票或月票其费额如左:(一)大摊月票收铜元一百五十枚,日票收铜元六枚票用红色。(二)中摊月票收铜元一百枚,日票收铜元二枚票用黄色。(三)小摊月票收铜元五十枚,日票收铜元二枚票用白色。前项日票以每日上午四时至下午十二时为有效
??
??这个规则首先就规定要保护民众设立浮摊的权利,只要不妨碍交通之处都应指定地点由老百姓来设摊,并且明明白白规定要警察局负起责任来。其次,针对收费问题,规定得非常详细,比如关于“大摊”“中摊”“小摊”尺寸的规定,关于“月票” “日票”的灵活规定,以及必须编号发放以免警察舞弊,收的钱怎么开支也规定得很清楚,“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收来的钱七成是用来补助“区所办民众学校经费”,另外三成,一成办理浮摊杂费,二成用作警察奖金。对违反者如何处理也规定清楚。总体读来应该是一个可以操作的制度。至于收取的费用,即使按照大摊 “月票”150枚铜元计算,相当于每日三枚铜元。按照当时北平的物价,从街头小贩那买一碗热乎乎的薄皮大馅馄饨是五枚铜元,如果加一个荷包蛋,再添三枚铜元。肉面一碗,便宜的小贩那收四枚铜元。也就是说,小贩一日所交“弹压费”,大致上相当于街上买一碗馄饨或
??
?? 从史料来看,这种“弹压费”在北京应该是收了许多年了,不是阎锡山时代的独创。不过这种规费大概是针对制度化的“浮摊”,如果是那种走街串巷纯粹是流动状态的小贩,可能是不在警察收费范围之内。在北洋时代,普通警察的日子实际上也不怎么好过,记得老舍的父亲就是在北京城里当一名下级警察,按照老舍的说法,当时警察是有钱人看不上,老百姓也看不上,收入很拮据,估计他们的私人创收能力远远不如今天的警察们。在当时,报纸上可以经常骂执法当局,地方上很长时间内都有议会存在,各种利益团体也比较能够发声,即使摊贩,在很多城市里曾经一度有自己的组织,能够集体表达抗议。因此,相对来说,警察要为所欲为不是那么容易,他们向小贩收的弹压费一般是下不了自己腰包,而且当市面因受战争或者其他因素影响不太景气时,这种“弹压费”也有可能免收。1926年
??
??当然那个时代大概也会有官员顾及治下城市容颜,要求某条街道禁设浮摊。1927年11月,北京市公安局就规定,宣内大街是中外人士往来的通冲,恐怕外人看来不雅,因此不允许设浮摊,要求小贩都到附近的抄手胡同小市去做买卖。负责的巡官拿到这个命令,想出的办法是先和开办
??
??今天,我们各地的官员在管理城市时,大概也是可以先学习学习前代一些比较好的办法,否则,动不动就想出一些愚蠢的毫无人性的手段,不把那些城市里最为弱势的百姓当成是与他一样的“公民”或“人”看待,最终今天这些为官的是会遭到民众唾弃的。
乐之论史博客——民国杂谈: http://lezhishi.blog.tianya.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