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降了吗?借我慧眼看清数据迷雾 我们等着 * 阿波罗新闻网
新闻 > 中国经济 > 正文
房价降了吗?借我慧眼看清数据迷雾 我们等着

齐鲁晚报 货币政策从紧房价会怎样  

12月6日《齐鲁晚报》报道,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明年要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要进一步发挥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重要作用,严格控制货币信贷总量和投放节奏,更好地调节社会总需求和改善国际收支平衡状况,维护金融稳定和安全。

  应该说,货币政策从紧是政府基于对当前物价连续上涨、货币信贷增长过快等宏观形势作出的准确判断。显然,这一政策将影响到公众生活的方方面面,那么,货币政策从紧对持续上涨的房价会有什么影响呢?笔者认为,这很可能使房价持续上涨的势头得到遏制。

  其实,今年年底的一系列货币紧缩政策,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楼市。持续加息、提高第二套房贷首付比例、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政策,使得一些大中城市的楼市交易量萎缩,观望气氛浓厚,一些炒房人开始甩房,鱼龙混杂的房屋中介市场也开始洗牌。可以说,这些变化都是和货币政策从紧有密切关系的。

  虽然对房价的调控已有多年,但是,“国八条”等政策的效果却不很理想。因此,以上现象说明,货币政策从紧比其他调控政策更能立竿见影,从金融角度稳定房价的效果也会更显著。这是因为,从房屋供应角度来分析,只要货币紧缩政策对银行形成有效的约束,比如继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压缩房贷规模,银行就会减少对开发商的贷款。而开发商资金链紧张,就难以利用贷款进行囤地、捂盘惜售,这就有利于加大房屋供应量。

  而从需求角度来分析,如果进一步加强持续加息、提高房贷首付比例等政策,就会对炒房行为有一定的打击力度。比如说,近期深圳楼市露出“寒意”,就与货币政策从紧对炒房的抑制有关。如果金融调控再加上一系列税收调控,相信一些炒房人就会更加谨慎。众所周知,房价暴涨的局面与流动性过剩关系极大,而货币政策从紧也意在解决这个问题。

  但是,货币政策从紧在抑制物价和房价的同时,也或多或少会伤及部分买房人。比如央行今年已经五次加息,对许多“房奴”来说,明年1月1日起就要一次性消化五次加息所增加的利息负担。因此,货币政策从紧的意图虽然不完全是针对楼市的,但也要考虑到“房奴”的负担。

  笔者认为,中央货币政策从紧的信号已经表明,今年年底中国楼市的“寒意”很可能会延续。虽说现在一些城市的楼市“无市”却“有价”,但是,当“寒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有价”局面也就难以维持下去了。不过,由于供应量少仍是房价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因此,货币政策从紧只会稳定房价,不一定能让房价下降。(作者:冯海宁)

--------------------------------

房价降了吗 借我慧眼看清数据迷雾

近日,深圳房价引起强烈关注。欢呼者击额相庆、奔走相告,并发出豪迈之声:深圳房价已经降了,北京上海、南京等大城市房价的下降还会远吗?的确,今年深圳房价的疯涨令人忧心忡忡。但深圳房价真的下降了吗?

  房价下降最直接的证据是数字。有媒体实地调研了深圳房价,结论是:深圳中心区新房价格从7月份以来基本没涨,11月开始打折现象比较普遍,但幅度也不大,一般在9.6至9.8折,价格下降比较明显的是二手房,幅度约10%-15%。也有媒体现场报道说,深圳不少新开楼盘选择低价入市。有的楼盘均价8500元/平方米开盘,定价低于周边区域前期新盘2000元/平方米。而万科、中海、招商最近一个月开盘的楼盘,价格均低于1万元/平方米。二手房价格环比9月,降幅达47.09%。看来深圳的房价无疑在下降。

  然而,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字正好相反:10月深圳新建商品住房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6.8%,环比价格依然上升了2.4%。二手住房销售价格同比上涨21.2%,环比价格也仅仅下降了0.3%。深圳房价降了还是没降?迷雾渐起。

  业内人士对深圳房价的盼望与期待加重了深圳房价的迷雾。有人认为,中天老总涉嫌携款逃走是深圳房地产冬天来临的标志并为此起而鼓之。但有的专家却出言谨慎:“正进入调整期,但判断房价出现拐点尚早。”也有的专家出声严厉:“一旦骨牌倒下,将会引起金融危机等连锁反应,这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房地产商似乎依然镇定:“交易量下降是因为放量下降了,同时,不少银行年底停止放贷是最根本的原因,等明年银行放贷敞开,又会出现报复性反弹。至于打折,您去看看哪年的年底没有促销打折?完成销售指标、回笼资金嘛”。谁真?谁假?谁对?谁错?

  房产商当然不会甘心。于是他们不管深圳房产市场的不景气已经有了近半年的时间,而是把不景气归罪于“银行年底停止放贷是最根本的原因”。于是,宁肯打折,也决不会轻言降价。因为明年,希望还会回来。学者们自然也不敢轻易放言,几年来的风风雨雨早已不是他们用理论就可以作出明确的判断,更何况“金融危机等连锁反应,这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然而,透过层层迷雾,我们看到了一双可以锁住房价的手,这双手就是银行。房产商的希望、学者的判断都紧紧围绕在银行的动作周围。在房价的迷雾中,拐还是不拐?真降还是假降?只有银行具有四两拨千斤的能量。

  然而,银行能驱散房价的迷雾吗?有报道说,国际清算银行发布的数据表明,中国的房屋贷款市场达2270亿美元,占GDP的10%,规模居亚洲之首。还有报道说,上海地区银行贷款的增量有一半以上是房地产贷款……如此巨大的利益捆绑,银行不可能抛开眼前利益。

  央行《2006年金融稳定报告》明言:“如果房地产价格出现大幅下跌,那么银行自身持有的房产抵押价值将会降低,冲抵银行资本,进而影响到房地产的信贷投放,而这将推动房地产价格更大幅度地下跌”。为了避免眼前的损失,银行自然是要力挺房价。然而,当有一天以银行的力量难以控制房价,而出现房价一泻千里的局面,银行将承担更严重的损失。就像当年海南房地产泡沫破裂时的惨状。银行也处在迷雾之中。

  谁能看清银行的迷雾?谁来为银行驱散迷雾?谁来最终驱散房价的迷雾?房产商在等,学者也在等。是雾总有散的时候,我们等着。(来源:《北京青年报》)

------------------------------

珠三角房价跌惨了 这个冬天最难熬

最近一个月,广东珠三角楼市进入敏感期,房价普遍下滑。12月6日,广州城西某楼盘爆出“暴跌2000元/平方米,一月普降30%”的跌幅。据调查,珠三角楼市已开楼盘普遍明折暗降,未开楼盘预售价下滑。 

  据《中国经济时报》报道,国庆后,广州深圳东莞惠州中山珠海、佛山等珠三角城市楼盘销售量首先下滑。最敏感的是深圳,整个国庆期间,深圳只卖出了87套新房,随后波及整个珠三角。交易量下滑导致房价开始“松动”,人们普遍认为开发商撑不住了。 

  楼市终于“松动”了 

  对于11月珠三角楼市的波动,有业内人士认为,珠三角楼市正在经历一场交易量持续萎缩的严峻考验。广州楼市的开盘价普遍比国庆期间有所降低,城西某楼盘打出了6800元/平方米起的价格来吸引客户,有网友甚至认为这个楼盘的价格普遍降低了2000元/平方米到4000元/平方米。 

  国庆期间,广州市区的楼盘报价普遍超过1万/平方米。现在,开发商似乎谨慎得多了,在珠江新城的一个楼盘销售处,豪宅的价格也由25000元/平方米,悄悄地变换成了18800元/平方米。广州天河区的潘先生最近不断收到楼盘促销短信,“买房送家电”、“买房包装修”等等。潘先生认为,这实际上是房价开始“松动”了。 

  中原地产项目部总经理黄韬近日向媒体透露,目前广州有1/3的楼盘开始降价。同时,东莞惠州、佛山等地的楼盘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降价,而深圳的商品房成交量连续4个月大幅度下滑。 

  房价明折暗降 

  近期以来,珠三角各城市楼盘纷纷推出各种促销手段,很快蔓延到整个珠三角市场。珠三角楼盘降价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新开楼盘预售价格调低,另一种调价属于价格策略,用“送家电”、“送车库”等促销手段,明折暗降。 

  据统计,近期“重出江湖”的促销手段有各种打折、送装修、免月供等。统计显示,类似的优惠几乎涵盖了近期推出的所有楼盘,包括星河湾、番禺海伦堡、江南玫瑰园等等。而深圳的楼盘较之广州的促销手段更为火爆,左庭右院推出买3房送10万元、买2房送8万元,中海西岸华府推出登记后每天1000或2000元优惠。 

  交易量下滑是导火索 

  深圳一位网友曾经在网上呼吁:如果人们三年不买房,高涨的房价肯定会降下来。时隔一年,没有人这样呼吁,楼市却忽然进入了寒冷期。10月,深圳市惊爆国庆节只卖出87套新房。中原地产深港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目前深圳二手房交易量只有高峰时期的三成。东莞的一位售楼负责人称,9月份他们卖了23套,10月份只卖了12套,11月份到现在为止只卖了4套。 

  11月20日,忽然爆出深圳中天置业总裁蒋飞携巨款消失,这家深圳公司的轰然倒塌,对深圳楼市来说,像是一个信号。有媒体报道称,深圳楼市交易量下滑,导致了大约6000名楼市经纪人离开了岗位。人们普遍认为,影响楼市的政策原因包括今年银行多次加息,以及调高第二套房贷首付和利率。也有人认为,不排除市场供求以及人们购房心理承受能力的影响。 

  拐点有待时日? 

  市民普遍认为,新政过后,市场的影响直接导致成交量下滑,继而是大面积的房价或明或暗下降。11月,人们不再认为珠三角房价坚挺如常。购房者开始思量,“开发商是不是挺不住了?” 然而,业内一种较强的声音认为,楼市出现拐点言之过早,但毋庸置疑楼市正处于调整期。广州光大地产的一位高层称,这是开发商和购房者的一场博弈。房价到底能降到什么程度,要看购房者能保持沉默多久,开发商能承受到什么时候。 

  现在开发商在房价方面保持着足够的谨慎,而购房者也普遍保持观望的态度。从事广告行业的向先生笑着说:“应该还会有降吧,我再等等看。”经纬地产项目发展和研究部副经理吴定金在媒体上说,目前开发商受前一段时间销售火爆的影响,资金尚不紧张。预计明年“五一”前后,才是楼市见分晓的时候。

责任编辑: 郑浩中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07/1208/66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