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总理温家宝较早前接见到北京述职的香港行政长官曾荫权,除了肯定香港的成绩之外,也对香港未来提出四点勉励。不过,中国官方媒体在报道这则新闻的时候,把勉励之语全数删除。下面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石山的报道。
领导人临场发挥,讲一些下属官员没有准备的话,是经常发生的事情。香港明报星期一发自北京的消息说,然而温家宝在接见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的一番临场发挥,却全部被中国内地的官方媒体删除。
报道说,特区政府虽然对温家宝突如其来的临场发挥感到突然,但在特区政府新闻处的稿件上也如实交代,但中国内地的报道则全部和新华社统一口径,一味强调北京对香港特首的支持。
香港一位媒体编辑表示,温家宝的临场发挥其实非常中肯,也算不上是批评。
“新华社大概只删掉了四点内容,第一是关于体制跟科技的创新;第二点是香港全民素质的提高;第三点就是人才 --- 决定香港未来发展和根本还存在的人才;第四点就是环境 --- 不仅要有一个好的法制的环境,还要有一个好的生态的环境。大概就是这四点被删掉了。 ”
资深新闻工作者,香港《动向》杂志总编辑张伟国则表示,中国最高领导人的相关报道,事先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批,这是中国官场的特色。
“中国的领导人特别是最高领导人,政治局部委这一级的对外的公开讲话一般来讲都有一个统稿,在常委或者在书记处经过一个程序获得圈阅。这是一个共同的意见,并不是一个人的意见。任何情况下面 如果把个人的东西加进去当然就跟它的整个集体意见有出入。”
张伟国还分析说,近年来中国媒体的作风有所变化,很多时候领导人的临场发挥都被报道成花边新闻,对领导人的形象其实有正面的影响。他认为,新华社如此处理温家宝的讲话,说明中国官方负责宣传的人物和温家宝关系不好。
“一般来讲,象这种不是大原则的问题、比较边缘的一点的、在比较允许即兴发挥的范围内的、甚至于可以作为一种公关,花絮的,有时候还可以有助于改善北京的形象的,这样正面的东西它也删 ,那么就反映出掌握新华社喉舌的主管跟温不咬衔,另外一方面也坑能表示温的地位有所危机。”
有香港媒体认为,温家宝的讲话虽是勉励香港的内容,但也可被视为中国特色的批评用语,因此遭到中国官方媒体的删除。不过张伟国表示,即使如此,胡锦涛和温家宝一个表扬,一个婉转批评,完全是正常的安排,不值得大惊小怪。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石山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