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楼市的温家宝效应 * 阿波罗新闻网
新闻 > 中国经济 > 正文
综述:楼市的温家宝效应

【市场】上海供应量骤降80% 房子越来越少

据上证房产工作室得到的最新数据,上海楼市一周以来全部房源共计成交5645套,签约面积579149平方米,其中住宅类房源成交4283套,成交面积461637平方米,占据成交总量的79.7%。而供应量则为1151套,上市面积93265平方米,环比下降80%。虽然观望情绪继续浓郁,但住宅类房源成交量仅为小幅下调,而供应量则大幅向下调整,上海楼市的供求失衡在本周表现突出。

  据《上海证券报》报道,目前上海楼市已出现“有价无市”局面。虽然市场需求量仍然明显,但鉴于加息、房贷新政等政策的持续出台,买家对市场后期发展持有观望心态,加上房价在今年上半年增幅明显,使得购房需求受到一定阻力影响。与6月、7月相比,本月各周成交量持续下滑,日均成交仅为800套。

  据搜房网提供的统计数据,从环线各区域的成交情况来看,一周内环区域成交91套,成交面积13761平方米;内外环间区域成交697套,成交面积79184平方米;外环以外区域成交3486套,成交面积368690平方米。三个环间区域中,由于外环以外区域的配套商品房源重新“发力”,成交量在本周止跌回升,而内外环间区域则由于配套商品房的成交萎缩,与内环以内区域同样表现成交下滑。

  从各个区县的成交情况来看,闵行区此次凭借区域内普通住宅在交通配套、价格上的优势,以1069套的成绩排名榜首,且涨幅同样名列前茅。以往的商品住宅供应大户浦东新区则由于区域内配套商品房的销售业绩,终于重现前三榜单,位居亚军位置。宝山区则借助区域内配套商品房的走量,成为第三。

  上海楼市一周之内虽然全部房源成交量表现有所下挫,但住宅类房源的成交占比,却环比攀升了6.6个百分点,新开楼盘依然受到了市场较多关注。如位于闵行区5号线金平路站旁的假日景苑一期首次开盘推出288套房源,一周成交量高达259套。位于嘉定区的清水颐园三期则由于以小户型主打,同样凭借轨道交通11号线优势售出241套。徐汇区龙吴路的徐汇新城继一、二期售罄之后,刚刚推出的三期357套房源,依靠地理位置和交通配套等优势,一周之中成交120套,同样表现抢眼。

---------------------------------------------

【广州】10月房贷锐减四成 11月或进入冰点

受贷款新政策的影响,目前多个城市房价也有所松动,而交易量也面临缩水局面。其中在广州,10月房贷业务量锐减,其中,一手房贷款业务量锐减四成,同样,上海10月份的成品房交易量也大幅缩水。

  二次房贷的新规实施后,二次贷款购房者不但要多加一成首付,贷款利率还要上浮一成。加上目前各大银行房贷政策都已经收紧。导致广州的房贷业务量锐减。广州汇翰顾问有限公司营运总监江慧玲称,在十月份二手楼的按揭业务量大约降了20%左右,一手楼比较明显,因为一手楼二次置业的人数比较多,相关银行的数据显示下降40%左右。

  在新一轮调控政策的作用下,广州楼市成交量急剧萎缩,仅仅持续了短短几个月,便已体现了集体不买房的客观效果,有新盘发售的开发商也告别了过去刚一推盘便被哄抢一空的美好时光。广州一手房销售正在掀起一股明折暗降风,调查显示,三分之一的楼盘已开始降价了。

  业内人士认为,引发此轮降价促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成交量的下降。根据广州市国土房管局“阳光家缘”网站的实时签约数据,今年10月广州十区一手住宅成交量大约为55万平米,比9月份下滑了18%。

  目前,11月份的成交数据尚没有统计出来,但业内人士已经对这个月的成交不抱希望。黄韬日前预测,11月份一手楼成交量有可能会有30%的下降,下探至40万平米,成为今年春节以来的一个“冰点”。而与此同时,有购房者表示再等等,“现在越让我买越不敢买了。耐心等着房价往下降吧。”

  交易量大幅下滑的还有上海的房地产市场,相关专家指出,自今年5月以来上海楼市行情高涨,交易量与房价都居高不下的楼市,早已透支了市场的购买能量,使得10月楼市交易量迅速下滑,商品住宅的成交量下滑幅度高达到18.57%,仅成交168.73万平方米。

  国家在房贷政策上的突然收紧,让上海二手房卖家从不断涨价到突然“低价”求售,从傲慢开出“到手价”到愿意共担税费,甚至调低二十万再挂牌出售。

----------------------------------------------

【深圳】楼市可能步入分水岭 降价也卖不动

近日,深圳龙岗中心城一楼盘大幅降价的消息在业内引起强烈反响。有业内人士指出,目前深圳楼市存在的一个事实是,品牌开发商的项目房价依旧相对坚挺,部分楼盘的降价不足以说明深圳房价要全面下跌,未来市场发展的趋势是物有所值的楼盘会卖得好,品质差的项目降价也卖不动。

  深圳楼盘开始挤水分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市场降价说明有些开发商顶不住,开始变招了。”龙岗中心城一项目营销总监称,面对深圳楼市连续数个月的成交低迷,一些开发商开始降低自己的预期。“很多项目开发商在拿地时,并没有预期价格会有这么大的升幅。现在市场冷清,为了落袋为安,开发商开始适当降价,往原来的预期靠拢,开发商也并不吃亏。”

  另有一不愿透露姓名的龙岗中心城开发商表示,其负责销售的项目均价是1.1万元/平方米,经过促销楼盘均价约为1万元/平方米,这和该项目5月份开盘时价格差不多,现其周边区域好的二手房也是这一价格。“这说明房价回归到合理价位,把前几个月的水分挤出去。”该开发商称,“上半年市场太火热,现在不少楼盘都需要挤水分。”

  大开发商价格未全面松动

  据了解,目前深圳楼市大开发商的在售项目并没有普遍降价。以万科为例,万科上周发售的东海岸四期均价在4万元/平方米以上,第五园最新的一批高层,毛坯房均价约1.42万元/平方米,精装修后的均价在1.5万元/平方米以上,比9月份时发售的首批高层,均价大约上升了1000元/平方米。

  但10月以来万科金域东郡、中海大山地、招商依山郡等大开发商的项目,开盘均价均不足1万元/平方米。“这些项目定价是与其定位、地段相符的。”宝安一本土开发商营销总监就此表示,他认为,市场只看到了这些项目定价低于1万元/平方米,却忽视了项目的定位、所处区域等因素。“从这些项目,不能说明深圳楼市进入下降通道,只能说定价理性,实际上,主流开发商的在售项目没有明显的降价。”

  “降价”不会大规模蔓延

  “降价大规模蔓延不大可能。”上述宝安开发商营销总监认为,大张旗鼓地降价不是一种理想的方式。因为房产也是买涨不买跌,降价效果不大,对于大开发商来说,还要面对品牌受损、前期业主质疑的风险。

  “台风来了,猪都会飞,台风过去,该掉下来的还是会掉下来。”龙岗中心城一项目营销总监则表示,部分楼盘降价预示着深圳楼市进入一个分水岭。“物超所值的,不降价也有人买,物有所值的,也没问题。只有那些以前是搭顺风车的,即使降价也卖不动。”

-----------------------------------------------

【分析】有价无市愈演愈烈 房价会否大跳水
 
 北京、上海楼市近期“有价无市”局面的愈演愈烈,深圳、广州部分楼盘的价格松动,再加上已有调控政策的效果初显和物业税等政策将出台的预期,楼市——这个被称为中国最“顽固”的泡沫,近来出现局部疲软现象。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继续演绎着“有价无市”的局面,坚挺的房价开始局部松动。

    国家发改委和统计局14日联合发布的调查显示,10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9.5%,环比上涨1.6%。房地产业内人士就此表示:9、10月一般有通常的上涨,但今年涨幅确实很高,今年全国房价普涨已成定势。同时,不久前发布的10月份“国房景气指数”显示,10月份比9月份上升0.75点,同比上升2.34点,已经上升至105.74。

    由国家统计局按月计算并对外发布的“国房景气指数”,是全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的简称,是全国房地产开发综合发展水平的客观反映。“国房景气指数”以100为临界值,指数值高于100为景气空间,低于100则为不景气空间。“国房景气指数”的一路走高,变相地肯定了当前的房地产发展势头依然不减。但是,消费者并不感到欣喜,因为关乎自身的住房问题越来越严峻。

    温家宝总理19日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回答提问时也说:如果提起人民生活,他最为关注的是住房问题。特别是近些年来房价上涨较快,民众有很大的意见。一方面消费者在发愁,另一方面开发商有楼却暗自捂盘惜售,抬高售价。房价一路高歌上涨,炒房者坐地赢利。而最终“买单”的却是最需要房子的普通消费者。伴随房价的不断上涨,购房者的压力也在持续增加。

    终于,楼市,这个被称为中国最“顽固”的泡沫近来出现局部疲软现象。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持续演绎着“有价无市”的局面。在北京某事业单位工作的小张认为,现在房价的虚高成分太大了,他不想成为最后一拨高位接盘的人。开发商囤地、捂盘是激化供求矛盾的主要原因之一,有能力将住房需求变为现实的人没有那些研究报告估算的那么多,再加上近年来一系列调控政策对投资性需求的遏制,他相信房价很有可能会在近两年回归。

    目前,持有与小张类似观点的购房人不在少数,再加上不少购房人面对高房价而“望房兴叹”,市场观望气氛日益浓重。在此背景下,成交量萎缩就成为楼市自“金九银十”这一传统销售旺季遭遇尴尬以来的最显著特征。有监测数据显示,10月份,京沪两地二手房成交量较9月份分别下降了29.8%和31.7%。截至10月,深圳市一、二手房成交量已经连续4个月下滑。

    今年房地产调控措施的出台十分密集,除了增加廉租房、经济适用房供应以外,又提高了第二套住房抵押贷款的首付比例和利率。将于下月开始实施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07年修订)》,则新增了限制外资进入房地产二级市场交易及房地产中介或经纪公司的内容。不少人认为,正是在这一系列措施的影响下,居民购房观望气氛加重,导致10月份全国主要城市房屋成交量出现了下跌的态势。

    可喜的是,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日前发布的最新全国房地产市场报告显示:国内商品房空置面积正呈现负增长趋势。截止到10月末,全国商品房空置面积为1176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9%。其中,空置商品住宅5794万平方米,下降13.3%。这一数据说明了房地产市场正在向规范化发展。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打击炒房的调控措施已经开始显现效果。不少买房而不住,只为囤积抬高价钱后再出手的人已经绷不住了,开始向市场放量。

    北京、上海楼市“有价无市”局面的愈演愈烈,深圳、广州部分楼盘的价格松动,再加上已有调控政策的效果初显和物业税等政策将出台的预期,人们似乎听到了楼市调整的脚步声。

    但是,消费者也不能因此盲目乐观,认为房市泡沫会就此破灭。由于现阶段,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还不够规范,还存在着不少闲置囤积土地、捂盘惜售等问题,而相关的法律规范又界定不清晰,导致查处困难。房地产企业实力雄厚,并不会因为短时间内的交易量下降而影响到房价的全面“缩水”。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任何调控措施都需要较长的磨合期。比如,提高“二套房”首付实施已一月有余,据市场反映,有一些地方出现退房潮,房地产市场成交量呈萎缩的现象。但总体来看,房价并未改变其上涨趋势。因此,消费者切勿急躁,要依据自身的经济能力和需求状况来判断是否需要购买房子和购买什么样的房子。

    面对继续“高烧”的房价和仍需继续规范的房地产市场,大多数业内专家认为,2006年以来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体系将继续在今明两年得到完善。这也需要房地产企业的商业道德约束、市场的不断自我调节、政府的监管还有消费者的理性面对。(来源:《工人日报》)

责任编辑: 郑浩中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07/1123/64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