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理温家宝8年来首度出访新加坡,主要是出席东盟地区论坛和10+3(即东盟10国加中日韩)合作峰会。温总此行有两大议题引起外界高度关注。第一,是和上任一个多月的日本首相福田康夫会面,以确保近年一波三折的中日关系能顺利发展。
温家宝今年4月出访日本,打破中日关系的僵局。但日相频换人,中日政治和经济利益仍呈现「面和心不和」的现象。最近,中日就东海开发天然气的谈判失败就是佐证。
第二,温家宝此行要加强和东盟各国的联系,以确保中国和东盟的自由贸易区能于2010年全面建成。东盟已成中国第四大贸易伙伴。若中国和东盟自由贸易区能顺利开通,将大大减少中国贸易对美、欧、日等国的依赖,也为中国商品和企业开拓新的市场。港人一般对这些国家大事都少有兴趣。从跟随温家宝到新加坡的香港记者的提问便略知一二。令我们感兴趣的是,温家宝近期频频利用港记传达讯息。先是外访哈萨克时对港记表示,「港股直通车」开通无期,宏观调控行之有效。现在在新加坡又对港记表示,深圳打击地下钱庄有必要,但暗示深圳的有关做法未必合法。
温家宝的举动令人联想到,近来国内外舆论对温家宝个人形象不利(主要指其处理宏调不力,老百姓生活正面临通胀威胁),温家宝有必要利用海外媒体澄清一些对自己不利的传言。同时也令人觉得,即使是总理,(在江系夹击中),也未必能操控国内舆论,令中南海的政令顺利下达,唯有通过海外媒体「出口转内销」,将自己的意见传回内地,对地方诸侯形成压力。看来,若不是温家宝控制国内舆论的权力受到不少制肘,就是国内舆论效果不佳,温家宝唯有「借助外部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