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国股市的前景 人们依旧莫衷一是 * 阿波罗新闻网
评论 > 动态 > 正文
对于中国股市的前景 人们依旧莫衷一是

格林斯潘:中国股市充满投机泡沫 迟早会破灭

据财华社报道,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日前表示,中国股市中充满了投机泡沫,这些泡沫迟早会破灭。

当被问及中国是否正处于“非理性的繁荣”状态时,格林斯潘给予了肯定的回答。他同时指出,中国股市和经济中存在的泡沫迟早将会破灭。

格林斯潘自今年5月份以来多次表达过类似的观点。当时他指出,他对中国股市可能出现的“急剧收缩”表示担忧,尤其是在大盘股指年内已上涨超过90%的情况下。

中国家庭在股市中的投资总额目前已超过了2.3万亿美元的存款总额,这推动中国 沪深300 (行情 股吧)指数年内累计上涨约170%,并使得中国市值位居全球前十名的企业数量首次超过美国。被誉为“股神”的巴菲特也对中国股市过快的涨势发出了警告。

中国股市目前的市值为3.7万亿美元,美国股市为18.7万亿美元。

相关新闻:

格老:中国股市泡沫随时爆破 油价急升非坏事

美国联储局前主席格林斯潘表示,中国的股市正处于非理性膨胀状态,但提醒投机的泡沫往往是在大家不经意的时候就会爆破。

另外,格林斯潘指出,油价上升损害全球经济增长,惟油价即使升抵100美元亦不一定是坏事,因为有助美国人减少对石油的倚赖,如长远减少使用耗油量大的汽车等。

他续指,美国的房屋库存减少速度缓慢,楼价将持续寻底,市场对次级信贷证券的需求,亦随着信贷危机持续而下降,并难以迅速回复正常。
---------------------------------------------------

“中国泡沫”还能撑多久?

作者:森迪普•塔克  来源:英国《金融时报

上周,在一群普通民众的紧张关注中,在他们对发射会否成功的担心中,中国的“嫦娥一号”一飞冲天。

我说的当然不是中国内地飙升的股市,而是上周三晚上中国首次发射绕月探测器的情况。

有关当局告知聚集在四川发射基地的人群:准备好湿手帕,万一火箭爆炸或坠毁,要用湿手帕捂住口鼻。

“嫦娥一号”(Chang'e I)的发射,引发了很多关于亚洲的太空竞赛是否正在升温的分析。

唯一能引发更多评论的,大概就是中国股市的未来走势了。中国基准指数在过去两年内已上升近五倍。

很多人都对中国股市泡沫的风险发出警告,但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一直不在其中——不过,他在上周也说话了。

在绕月探测器发射的当天,这位有“奥马哈圣贤”之称的股神碰巧也在中国。但他是在这个国家的另一端,参观其投资集团Berkshire Hathaway在大连的业务。

在此次访华行程中,巴菲特警告,投资者须对中国股市保持“谨慎”。

他说:“我们从不在股价飙升时购买股票。我们购买股票是因为对某公司的成长有信心。”

批评人士会指出:当你清空手头一项核心投资并获得7倍回报之后,暗指价格泡沫当然再容易不过了。在巴菲特发表上番讲话的前几日,Berkshire Hathaway刚刚售謦所持中石油(PetroChina)的全部股份。

当天,中国股市并没有理会这位股神的忠告,收盘上扬了1.2%。投资者或许过了一夜才明白过来:上证指数在周四下跌了近5%,全周共下跌近9%。

美联储前主席艾伦•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和亚洲首富李嘉诚(Li Ka-shing)今年也有过类似的看跌评论,但中国股市仍一路上扬。

精明的李嘉诚在内地很多公司都有投资。这位香港大亨在5月份坦承,自己对中国股市的“泡沫”感到担忧。当时,中国的基准指数在3800点附近,而上周收盘时已达5589点。

摩根大通(JP Morgan)提供的数据显示,按照2007年的预期收益计算,中国股市的市盈率已经达到57倍,是香港的两倍多。尽管如此,对于中国股市的前景,人们依旧莫衷一是。

本月早些时候,澳门赌王何鸿燊(Stanley Ho)暗示他对香港股市表示乐观。他预测,一旦恒生指数突破30000点(上周五终于实现这一突破,达30405.22点),便会继续冲向40000点。

摩根大通中国证券部主管李晶(Jing Ulrich)认为,A股市场价格偏高,但她并不认为A股会崩盘——因为公司盈利增长势头正猛,加入股市的上市公司质量逐月提高,而宏观经济仍保持强劲。

李晶还提到了中国当局采取的两项措施,她认为这些举措将有助于缓步平抑股价。

今年,中国已大大增加了获准在国内上市的公司数量。

中国本年度的首次公开发行(IPO)总规模有望达到创纪录的600亿美元,超过世界上任何一个市场。这有助于吸纳投资者的流动性。

中国政府还做出了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决定,允许国内居民投资于经过批准的海外市场。这也能减轻人民币的升值压力。

李晶估计,截止2008年底,这一方案将会使得大约900亿美元的资金流向海外(约三分之一将流向香港)。

不过,这种“轮胎慢撒气”性质的预测,并不能解决投资者此时此刻面对的问题。

股价的迅速上扬正在影响各项并购案,例如拟议中通用电气(GE)对深圳发展银行(Shenzhen Development Bank)的投资。

两年前,通用电气同意支付1亿美元,收购深发展7%的股份。此后的各种耽搁使得这项交易到近期才可能完成,而此时深发展的股价已攀升了近八倍。通用电气上周正式决定退出这笔交易。

股价上升也成为海外投资银行的关注点许多投行正在寻求对国内券商进行投资,按照预期,中国在明年解除相关投资禁令。

随着中国股市的散户交易量达到创纪录水平,中信证券(Citic Securities)等证券经纪商的股价已迅速飙升。

在一些经常消息灵通的交易商当中,流传着这样一种观点:在北京奥运会闭幕之前,中国不会让股市崩盘。

不过,前提是中国共产党有能力驯服股市这头猛兽。

如果北京对发射一架无人绕月探测器尚无完全把握,那么,上述观点可能只是个一厢情愿的想法吧。

(作者:森迪普•塔克(Sundeep Tucker)香港报道 2007年10月30日 星期二   译者/李晖)
--------------------------------------------------
谢国忠:中国股市泡沫难破灭将持续十多年
 
作者:张诚  来源新京报
 
10月28日在“欧美同学会北京论坛”上,谢国忠表示,虽然中国股市已经面临着严重的泡沫,但泡沫还将持续十多年,期间虽然会有调整但难以破灭。

  他开宗明义地表示,“中国处于一个泡沫的时代”,这一方面的原因主要来自于流动性过剩,以及国内投资产品供给的极度缺乏。针对国内的泡沫,谢国忠表示,化解这一问题有两条路径,一是把国内市场国际化,“把过剩的资金向国际市场上流”;另外一个路径,就是改变国内投资产品供给极度缺乏的状况。“中国土地、大的公司、资产都是在政府手里,可流通的股票的比例非常小”,这就造成了普通民众可投资的渠道非常少,导致对部分资产的疯狂追捧。

  针对国内以股市楼市为代表的资产泡沫,他表示,这一泡沫虽然已经出现,但还将会持续十多年,未来的拐点首先来自于美元周期的变化,当美元价格见底反弹的时候,新兴市场的资金将重新吸引到美国本土,导致泡沫破灭。
----------------------------------------------
美元一旦停止贬值 亚洲盛宴可能结束

 

作者:顾蔚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今天是西方的万圣节,即“鬼节”。美联储很有可能再次给投资者“发糖”——再次减息,让他们不要“捣乱”——制造市场不安定。在降息预期之下,周一美元跌到历史新低。

  不过投资者可要小心,美联储的糖很有可能是“糖衣炮弹”,吃得太多,无疑是“饮鸩止渴”。因为美国利率降低,市场流动性进一步泛滥,
资本市场的泡沫可能一发而不可收拾。等美国把“糖”发完后,美元一旦停止贬值,大量资金撤走,新兴市场很有可能出现大调整。

  从历史经验来看,资本大量流入新兴市场经济后,往往会大量流出。一旦资金撤走,往往会造成新兴市场的金融危机。资金究竟在何时流出,则往往与美元的走势有关。

  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指出,通常在美元贬值的过程中,新兴市场流动性较大,而资金流出的时点,往往与美元见底回升相吻合。

  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美国频繁出现外部失衡。外贸逆差较大时美元贬值,促进美国出口抑制进口,带动经常账户改善。而当这种失衡得到较大纠正后,市场对美元的信心增强,美元便开始升值,增大了私人资本从新兴市场流出的动力。

  上世纪80年代后期美元曾经大幅贬值,同时亚洲国家资产价格大涨。但1989年美元止贬回升后,
日本、中国台湾地区和韩国的资产价格泡沫也随之破灭。1995年美元再次开始升值后,流入新兴市场的私人资本急剧减少,一些国家出现资本回流,亚洲金融危机也随之爆发。

  亚洲国家对金融危机心有余悸,近年来海
外资本的大量流入让他们忧心忡忡,泰国和印度最近都出台新政策,力图控制海外游资的涌入。根据花旗银行测算,近来全球基金在五年来第一次开始减持北亚股票。

  香港地区作为一个完全开放的市场,可能就是中国的“扁桃体”,是抵抗外界感染的第一道门户。扁桃体如果严重发炎,接下来很有可能引发肺炎、心肌炎、肾炎等各种疾病。但缺了这个扁桃体还真不行,否则病菌就可能在没有防备的情况下长驱直入。

  资本回流具有传染效应。一旦新兴市场的某一个国家经受不住这种冲击而出现危机,不仅影响本国经济,而且会传给其他国家。全球市场联动性的增强提高了这种传染效应。随着全球流动性的泛滥和国际资本流动的加剧,国际资产价格的联动性明显增强,
原来“井水不犯河水”的成熟市场和新兴市场也经常呈现齐涨齐跌的图景。

  中国A
股市场较为封闭,历史上与其他国家股市的联动性较弱。随着中国资金开始走出去,外国资金流进来,近年来A股股价指数的国际联动性明显上升,与香港恒生指数、马来西亚、巴西、南非、俄罗斯等新兴市场的相关性日益显著。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易纲周一表示,由于通胀压力使得中国处于升息周期,同时次级按揭贷款危机导致美元将进入降息周期,二者的共同作用下,美元贬值可能性增加,
人民币升值压力进一步增大。这事实上也增加了中国货币政策执行的难度。

  
美国9月份下调利率50个基点,未来继续下调的空间已经不大了。美国现在经常账户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超过6%,而长期平均值是3%~4%,就是说贸易赤字缺乏进一步扩大的余地。另外,美元的这一轮下降周期是从2002年开始的,也可能快要结束了。美元贬值对新兴市场来说,是短期利好,长期不利。美元一旦停止贬值,亚洲盛宴就要作好各种应对准备。(作者为路透社专栏撰稿人,联系信箱: [email protected])


责任编辑: 郑浩中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07/1101/60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