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号《动向》封面和封二
时下,中共十七大无疑是一个抢眼的新闻焦点,但是中国大陆本身和海外的反映是截然不同的。
在海外几乎只要与中国有点关系的各类媒体,都会有追踪报道和分析评论,而且很有点"那壶不开提那壶"的劲头,只要是读者关心的话题,只要能触中共神经的问题,都会被从各个角度品头论足,畅所欲言,少有禁忌;有不少媒体还派记者到北京直接参加采访,是名副其实的"新闻热点".
但是在中国大陆,人们看到了一种极大的反差,那就是官方的炒作和民间的冷漠。对中南海这类政治秀早已经司空见惯的老百姓对十七大普遍的不抱希望,甚至表现出一种少有的"漠不关心";官方媒体,再次重蹈"舆论一律"的覆辙,早在国庆前,互联网就被加紧了控制,有些网站、博客被删除甚至遭关闭,记者戴晴干脆就把自己被删除的博客文章称作"被和谐了".如今,"和谐"这个词自从被胡锦涛劫持以后,它在中国大陆变居然就变了词性,"被和谐了"已经成为当局提升控制力度的代名词了。
许多活跃的自由撰稿人遭到严密监控,有的甚至失去人身自由;就是参加十七大的代表们,也被规定了必须严格遵守所谓"十不准(不准打电话、不准擅自复印抄录会议文件、不准把会议文件带出会场、未经批准不准接受采访、未经批准不准会见亲友,等等)"的纪律。不仅这些党代会代表被迫与外界"隔绝"(其实这是不可能完全做到的,反而暴露了中共传统政治机制惯性),就是整个中共决策层何尝不是高高在上脱离人民群众,甚至与民众为敌,一些急迫的社会议题,甚至都进不了会议议程。老百姓心里非常明白,中南海祭出所谓的"民生牌",也只是为十七大的权力分赃粉饰门面而已。
本刊面对这一热点新闻,在努力向读者提供高质量服务的同时,也对这种冷热反差保持高度的警觉。
本刊这期报道了中共党内开明派元老"李锐谏言"和胡绩伟的期待,需要说明的是,李锐给政治局常委的信国内刊物发表时作了部分删节,本刊全文刊出原稿,立此存照。李锐、胡绩伟们一如既往的寄希望这个党不要再错过政治改革的时机,那怕是退回到"新民主主义"阶段……然而,这种苦口婆心的"忠言"在当权者眼里只是一种"干扰".或许,李锐、胡绩伟们心里也完全明白:中共病入膏肓,积重难返,他们表达的希望既是他们的一种祈祷,也可以说是他们的一个心结,一种向党谏言的惯性——他们把毕生奉献给了中共宣称的理想,但是一党专制的残酷现实不仅背离了中共自己的承诺,也让这些老战士良心不安。
本期推出特辑:"十七大没希望";焦点是分析"胡锦涛与上海帮互动";并设有"胡锦涛点评"等栏目,全方位多层次的评析时下中南海政情。本期刊发了朱健国对一些知识分子的采访,著名报人左方发表的一个见解是:邓小平虽然有废除"终身制"的贡献,但还是留下一个"三次交接班"悲剧:中国现在的权力交接与古代不同,那时的皇位多是一次性交接,现在则要分二到三次交接:十年储君之后,先当五年儿皇帝,再当五年真皇帝,再当五年老皇帝。中国的希望在十九大之后,十九大可能就是蒋经国、戈尔巴乔夫出现的时候。
本期专题为"台海局势",还有"缅甸时局"等栏目、"美国需要强化对中国政治的认知"、"对共产主义乌托邦的一次审判"等文章,希望读者能通过拓展国际视野,对中国问题有更深切的理解。
沙叶新文章"中国的艺术家怎么会堕落如此!"和滕彪的文章"假戏真唱,退寸进尺,坚持底线——从反右看知识分子的话语策略与反抗",如果能放在一起读,可能会有新的启发,或许"希望"还不至于完全破灭。
附录:
《动向》10月号目录 NO.266(15/10/2007)
【长短论】
3 利益交换的和谐与密室的和谐
【京华传真】
6 七中全会起风波 争鸣记者□ 罗 冰
7 十七大代表「十不准」 争鸣记者□ 罗 冰
9 民主党派力争独立性 争鸣记者□ 罗 冰
11 十六届政治局承认十项过失 争鸣记者□ 罗 冰
12 胡锦涛在沪险遭暗杀 □ 陈彦章
13 全军总结八大问题八大隐患 □ 关 捷
【小消息】 14
七千民众向温家宝请愿
吴邦国突患肺炎
吴官正:国企烂透顶
上访者包围中纪委
黄华撼周南
张高丽的「繁荣论」
哪个深圳高干清贫?
「双规」违宪违法
省长人大主任发横财
浙粤获最高「国庆」奖
码头扩建失控
每天二千人自杀
少年股民四千
25万网民评「八黑」
【神州内望】
16 胡锦涛十七大人事安排受阻 大陆□ 傅 清
江泽民反串《定军山》
【政坛迷津】
21 曾庆红透露十七大报告重要信息 大陆□贺 剑
23 周永康狂赌十七大 □ 姬 胡
【官场瞭望】
25 太子党抢过团派锋头 美国□ 朱学渊
26 远华走私案重提 江走访海军基地 大陆□ 荆 传
【焦点 胡锦涛上海亮相】
27 十七大前胡锦涛与上海帮互动 美国□ 刘晓竹
29 大智若愚 大陆□ 子 曰
【特辑 十七大没希望】
30 走胡耀邦、赵紫阳的道路 大陆□ 姚监复 记录整理
——《人民日报》原总编辑胡绩伟对十七大的希望
31 十七大游戏的兴趣 大陆□ 管 见
32 说说「党政分开」
——邓小平政治改革的夭折 大陆□ 吴 庸
34 知识分子:「十七大无希望」 大陆□ 朱健国
38 十七大: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 大陆□杨 麟
【胡锦涛点评】
38 胡锦涛的「牛肉」在哪里? □林和立
39 到处越位的独裁者 大陆□冉云飞
40 「后清」的「二胡」
——且看团派如何「十七大的摇滚」 大陆□昝爱宗
【众议院】
41 从中共十七大看:美国需强化对中国政治的认知 美国□方 觉
43 对共产主义乌托邦的审判 大陆□傅国涌
44 汕尾农民维权一线希望 □卜 音
45 奥运对中国新闻控制的新挑战:
外国记者为中国同行争权利 大陆□浦惜秋
【北京书简】
46 新贩毒时代:
北京「黑客部落」掠影 □观耘闲人
【经世济民】
48 两财长挂冠,新税长「带病上岗」 大陆□綦彦臣
——中国财税改革大败局评析
50 新股加大发行下的中国股市 大陆□苏 蔚
【缅甸时局】
52 缅甸僧侣鲜血书写了联合国的耻辱 英国□胡少江
53 缅甸是中国的半殖民地 □林保华
【专题 台海局势扫描】
55 台湾不做亚细亚孤儿 □覃州子
56 北京如何化解台独难题? □高 路
57 中美在台海的「透明战争」 大陆□鲜卑雁
【台湾话题】
58 扁回任党主席对选情的影响 台湾□金 波
60 谢长廷重挫偏激路线
——理性务实主义成为民进党主流 美国□杨力宇
【香港焦点】
61 北京为何支持叶刘淑仪参选? □张 滔
63 陈太参选胜算高一线 □黄伟国
【访谈录】
64 中国艺术家怎么堕落如此!
——答记者电话采访的综合摘要 大陆□沙叶新
【知识分子】
68 假戏真唱,退寸进尺,坚持底线
——从反右看知识分子的话语策略与反抗 大陆□滕 彪
【李锐谏言】
70 关于党本身改革的几点建议(全文) 大陆□李 锐
74 「复兴之路」批驳李锐上书 大陆□朱家台
【往事回眸】
75 一九八五年电影界的一桩要事 大陆□石方禹
【北美轶事】
78 西方首脑会见达赖喇嘛高峰期
加拿大总理哈珀又迈一大步 加拿大□盛 雪
79 不可思议的美国市长 美国□程 凯
【读者来信】
81 读者来信 □张成觉
81 步韵奉和余英时先生「反右运动五十年祭」四绝句 美国□田日吉
【编辑者言】 80
封面
(右上)胡锦涛 (下左)习*近*平 (右)李克强
封二:国殇(1949-2007)
封底:《争鸣》3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