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A股在10.1前创了新高,沪指收在5552.3点。虽然距离“沪指六千”还有一步之遥,但总市值已经超过了25万亿,证券化率也超过了1:1,沪深港三市合计的总市值达到5.7万亿美元以上,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证券国,其全球股市的总市值占比超过了10%。这些数据表明:一个新的资本大国已经在东方崛起!
大牛市的高位回调随时可能发生,格老“震撼”或许成为回调的借口,但如果没有误导性的政府干预,技术性回调的幅度应在10%以内。中国股市的静态市盈率已达到60倍以上,是全球最贵的
首先,中国股市的价格中枢是
其次,中国的股民在和国有股大股东博弈,因为股市溢价的七成以上是国有股大股东,即国有股权的溢价。俗话说:光脚的不怕穿鞋的,股市泡沫国有股大股东不捅就不会破,不捅破就要注资产。两难相权,国有股大股东只能选择注入优质资产,化虛为实才能化险为夷,客观结果就是让股民与国有股大股东共同受益。国资委主任李荣融最新报告:2003-2006年底,国有企业的销售增长50.9%,利润增长147.3%,资产增长45.7%。如果其中有80%以上还没有注入股市,此时博弈国有资产注入的非理性预期就是非凡的智慧!再问格老:哪个国家现在有这么多的优质资产还没有注入股市?
第三,一些法律也在产生着难以量化的非理性预期,因为《物权法》等于是立法送资产,《所得税法》等于是立法送利润,这在2008年会成为铁定的事实,从而在企业盈利的高速增长之外锦上添花。所以,中国股市的基本面在可以预见的两年之内会有真实的改善,其中当然也包含着对上市公司盈利增长的非理性预期。又问格老:在上述新法规生效的背景下,中国股市的泡沫是否有其合理性呢?
以晚辈之愚三问格老,一求格老的中国“震撼”亦如当年美国的股市福音,再求中国股市能够避免美国三年后发生的纳斯达克崩盘之灾。从经济学的供求法则看中国金融,牛市情绪加资金供给决定股价攀升。中国股市宏观的基本面在于通货膨胀驱动储蓄“出笼”,蒙受“负利率”威胁的40万亿存款对应8万亿的可投资股票,此时发生任何技术性调整都会招来踏空的“羊群”和新入市的“狼群”携手入市。所以股市高烧难退,虽然“沪指六千”已经临近,但牛市情绪预计在2009年股市进入全流通时代之后才会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