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百华:股市黑洞中煎熬的散户 * 阿波罗新闻网
评论 > 存照 > 正文
樊百华:股市黑洞中煎熬的散户—(《1989后的中国》连载之二二
作者:
没有政治改革,就没有真正的法治;没有真正的法治就一定没有规范的投资市场。乱局之下就是请来100个500万年薪的高手,也不能解决哪怕一个老问题——整顿金融投资市场,必然牵动权力社会的方方面面,一个公车改革、一个燃油税改革都寸步难行,而况证券金融乎?

1996年,申银、万国证券公司合并新设;1998年,君安证券内部整顿,与国泰证券合并;2002年,中经开因严重违规被撤销,150亿资产灰飞烟灭;同年,鞍山证券被关闭,企业债余额21亿;大连证券被勒令破产,负债33亿,净资产为负2.6亿。而今年,南方证券更爆出了120亿巨额亏损的传言。(引自《金融业过于依靠政府输血,财政买单能维持多久》, 2003127《经济观察报》)

绝大多数老百姓所占有的极少部分储蓄意味着老百姓省吃俭用不敢消费,意味着老百姓瞻念明天不寒而栗,光儿孙上学就是一笔催命钱了。政府将利率几乎降到零(实际利率已是负数,也就是老百姓存款是倒赔利息的)逼他们消费、投资他们也不敢。不错,乡下人要建房,城里人尤其是城里弄不到像样福利房、房改房的穷人要买房,这就是将整个人生放到砧板上了。这是中国穷人最要命的消费。投资呢,政府不给民间办银行,于是地下不规范的借贷市场便有了太多带血的故事。有的说起来还是公家造孽,例如全国农村普遍出现的信用社高利贷集资,出现信用社还不出本钱的惨剧。例如不仅是福建省农村信用社的挤兑事件就是这样的闹剧。

不肯当“守财奴”的有几个闲钱的城镇居民大多被吸引到股市当股东去了。但是,好好的股份制经济立即走样成了拖散户下水,走样成了另一种同样无效益可言的集泡沫、“洗钱”、“圈钱”于一身的伪投资市场。“公家”的股市烂乎乎,硬是诱发出一些人铤而走险的欲望——你能乱来我就不能乱来么?只要在运作上依葫芦画瓢,什么地下地上,不都是证券交易所吗!中计委当初不就搞了个特殊证券机构,例如四川一女性大户被这家机构活活折腾掉上百万,最终成了必须靠给人打工谋生的牺牲品。2001年8月11日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节目披露说,全国现已查出众多地下非法证券交易黑窝,仅江苏省一个小小盐城市就多达16家。

近5年来,有关专家对中国证券市场诸如不合格企业乱上市、证券公司内部秩序混乱、上市公司不实行分红、法人股和从业人员腐败等现象,痛心疾首。这既为金融秩序计,也为维护股民的投资权益计。

1998年11月,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对轰动一时的“琼民源神话”来了一个清算:因犯有提供虚假财务报告罪,原海南民源现代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马玉和被判有期徒刑三年,会计班文绍被判有期徒刑两年,缓刑两年。此次法庭调查认为,琼民源1996年年报中所称5.71亿元利润中,有5.66亿元是虚构的,并且虚增了6.57亿元资本公积金!

而成都红光实业股份公司做得更绝,1996年,将该年度实际亏损10300万元,虚报为盈利5400万元,以此骗取上市资格;上市后继续编造虚假利润,上市才半年,所募集的4.11亿元资金已亏去一半!在这个过程中,担任主承销商的证券公司与中介机构几乎同时出具了无保留意见的文件、报告,与企业配合默契,“过五关斩六将”,一道道呈报上去,甚至糊弄到了证监会那里。

有关专家对1997年723家上市公司的年报做过一个分析,发现至少有100家企业有“注水”的痕迹。而最近君安证券研究所的一份报告显示,上市公司老总和高级管理人员持本公司股份比例之低出人意料。(取自1999年1月22日《南方周末》刘洲伟 文)

数年前,在上海股市上“出尽风头”的成都红光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出现在一份诉状上。这次不是证券市场的买卖交易,而是上海的一位股民要在法庭上向红光讨说法,赔偿因红光的账目报表造假给其造成3000多元的损失。这位姜姓股民在诉状上一下子列出了24名被告,除了成都红光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长何行毅、原副总经理焉占翠等19名原董事外,还包括红光上市的主承销商中兴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股票上市发行人财务顾问中兴发企业托管有限公司、上市的会计师事务所成都蜀都会计师事务所、上市的资产评估机构成都资产评估事务所、上市推荐人国泰证券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和负责人。

姜姓股民在其递交的诉状上称,原告因听信24名被告的虚假陈述,作出了对成都红光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进行投资的错误判断,购买成都红光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股票1800股,实付金额为15744.66元。不料,由于成都红光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在股票发行及上市期间,存在编造虚假利润,骗取上市资格;少报亏损,欺骗投资者;隐瞒重大事项;未履行重大事件的披露义务;挪用募集资金买卖股票等严重违法违规行为,造成股价下跌,致使原告不得不于1997年12月22日~1998年10月16日分6次将红光股票尽数卖出,实收金额12608.16元,损失人民币共计3136.5元。姜姓股民称,他特别气愤的是,成都红光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还在1997年6月3日的股票上市公告书中公开承诺:“本公司董事会及各位董事确信本公告书不存在任何重大遗漏或者误导,并对其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负个别的和连带的责任.”(取自1999年1月6日《新闻汇报》吴缵超 文)

红光股票后来消失了。报道称姜姓股民的这种个案在中国证券市场尚属首诉案例。我佩服姜姓股民的素质,因而为此首诉欣慰,同时也为这竟是首诉而悲哀——我想起了张树藩先生说的“中国老百姓真好”的话……

国家审计署副审计长翟熙贵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说,1998年,审计署根据国务院领导的批示精神,组织对国泰、南方、华夏、申银、万国等88家证券公司及所属79家分公司和1218家证券交易营业部的1997年资产、负债、损益情况进行了审计,基本摸清了证券公司的资产、负债、损益的总体情况,比较全面地掌握了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的管理情况和资产的风险状况。审计发现,当前证券公司经营过程中主要存在账外经营、隐瞒利润、会计报表不真实、挪用客户保证金、违规融资、以及利用他人名义自营股票业务、非法设立经营机构等问题。

除组织开展证券公司审计外,审计署还组织对中保集团所属中国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及其分支机构1997年度资产负债损益情况进行了审计,查出保险公司随意调减费率、违规返还手续费和佣金等不正当竞争行为。

上文已提到了“君安”。我有位朋友原在这家公司工作,原来听说这家证券商是中国老大,“君”乃 “军”的谐音。著名作家林贤治主编的《大时代文摘》1999年曾在224期头版头条详细转载君安一案。《亚洲华尔街日报》记者发表文章披露,长期以来,号称由军队国有公司持股的君安证券,早在1996年就已经通过一系列复杂的股权安排,成为一家由公司高层经理人员持股80%的私人股份公司。君安在成立之初,共有5家股东,均系背景强大的国有公司,总投资1.08亿人民币。后曾有几家因闻知公司“经营不善”而退股。1996年11月,君安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进行增资扩股,将资本金扩大至7亿,并由深圳新长英投资发展公司和深圳泰东实业公司两家新股东控股。老总张国庆等人长期对外称君安有特殊背景。新露面的大股东新长英及泰东也有意无意地给自己抹上“军”字色彩。君安1997年净利润为7亿人民币,张、杨等人究竟得到了多少?还有个更具有实质性的问题:新长英和泰东的6亿多元资本金从何而来?张、杨等最终以拿到君安八成权益的资金又是如何安排的?……君安“铁幕案”至今都未“水落石出”,君安早被重组了,重组后的名称更好听:国泰君安。谁都知道中国企业的重组多是什么货色。

我很早就从报刊上关注种种“股市黑洞”、“股市黑幕”,印象中光是何晓晴女士在《中国经济时报》上的系列研究性揭露文章,就能编成一本书了。我手头先前就积攒了许多黑色故事,限于篇幅,不再征引。有一则实在惊心动魄,请读者务必找到一阅,那就是载于《法律与生活》杂志,1999年第2期上的《我发现了股市黑洞》,作者张波。

2001年是中国证券市场明显表示出整改决心的一年,标志性事件是500万元年薪请来了港地高手史美伦女士。整顿证券投资市场原先并不朱总理的“一三五”任期目标之内,大概因为吴敬琏等智囊的苦口婆心,更因为金融危机的阴影一直在他的脑门上徘徊不去。于是,关于上市公司违规上市、业绩差、退市、重组的报道越来越多了。怎么办——过于温情了,空壳公司越来越多,总有一天会大雪崩;过于认真了,已有的公司至少一半该请出去,已经岌岌可危了,看惯跳楼的股民当然会拼命的。真是轻不得、重不得,柔不得、刚不得。2001年7月间年薪500万元的高手开会了,要求各地券商积极开展对股民的投资素质教育,实实在在的风险承受力就是此项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这就是在打招呼——股市有风险,有难自己当。

没有政治改革,就没有真正的法治;没有真正的法治就一定没有规范的投资市场。乱局之下就是请来100个500万年薪的高手,也不能解决哪怕一个老问题——整顿金融投资市场,必然牵动权力社会的方方面面,一个公车改革、一个燃油税改革都寸步难行,而况证券金融乎?

2004年中国“连赌场都不如”,只能说是“流氓市场”、“无赖市场”、“蒙面匪盗市场”(这些都是专家使用过的用语)的股市,短短二季度的三个月,遭遇五年来的狂泻缩水。7月间的证监会公布的资料显示,在4月7日暴跌之前,沪深两市股票市价总值为52080亿元,流通市值为16253亿元,但到6月底,两市的市价总值缩减到40408.09亿元,流通市值缩减到12604.36亿元。 也就是说,从4月7日到6月底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两市的股票市价总值缩水了11672亿元,流通市值缩水了3649亿元。股市名人张卫星提出疑问:随着上半年最后一个交易日的结束,有一个数据值得好好思索一下,深圳综合指数的月度收盘价,第一次击穿了5•19行情时1999年5月的收盘价。也就是说,从5•19到现在的5年多时间里,我们反而倒退了一点点。如果算上印花税和佣金,投资者不要说赚钱,简直是亏大了。

2005年年底,股市开始回暖,也许是朱镕基“新政”接温家宝“新政”(中国的“新政”天天来,十年不换旧阶台)终于来福音了,有御用学者说了:中国股市经过调整规范将走向长期飙升,未来两年可望突破指数5000点。我在日常交往中也能感到散户们又被煽动得动心了,有的如传媒报道的那样把准备买房、给孩子上大学的的钱也投进去了。怎样呢?非常诡异!从报纸上看到多种“股市十八怪”的版本,有的据说日前被央视经济频道引用了,兹择其一:“1.老总出差不回来;(指上市公司、券商老总卷款潜逃和回避股民、记者质问)2.举手不成拿脚踹;3.融资圈钱一样坏;4. 要想赚钱别进来;5. 重组假戏一台;6.一年优二年坏,三年不知在不在;7. 违规总比监管快;8. 黑嘴骗钱像比赛;9. 亏损公司涨得快;10 新股好坏都能卖;11.公司上市就学坏;12.业绩就怕阳光晒;13.小道消息传得快;14.营业部里论成败;15.融资到手耍大牌;16.千呼万唤不出来;17.三天两头闹股灾;18.一亏就是好几代”。我看到有的个股当天上涨几十元然后又悬崖般坠落,心里只有恐惧。

2006年6月11日《广州日报》报道:“就在不少股民和机构投资者都等待着股市越过1700点时,大盘却在磨了10多个交易日以后,在周三突然下挫。当日,大盘一日暴跌89点,截至周五,大盘在一周之内暴跌了113点,市值蒸发1113.84亿元。”又两个多月过去了,未涨。

“一季度的数据表明,上市公司整体业绩表现平淡,在1340家上市公司中,有255家亏损,所占比例接近20%,而去年上半年,上市公司的亏损面为15.85%,亏损面有所扩大。上市公司的业绩没有明显改善,而股价短时间里却大幅上涨,实在叫人担心。同时,故意操纵关联交易、利润包装、信息披露不真实等问题仍然存在。”我曾经对每天看电子显示屏颜色不以为然。可是,既入江湖身不由己,长线扯淡短线不看又看什么呢?

就是说,自有共产党股市以来,散户们至少有12000多亿被鲸吞了。呜呼,我的散户老百姓啊!跳楼的已经跳楼,喝农药的已经喝农药,割腕的已经割腕,死了的带走满腔苦痛,活着的依然目光凝滞,他们有太多的渴望,想知道发生的一切是因为什么?!

责任编辑: 郑浩中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07/0303/32672.html